停电这招臭棋背后(图)

作者:吴侃 发表:2021-10-18 09: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停电
2021年9月28日傍晚,太阳在北京的电力塔后面落下。(图片来源:LEO RAMIREZ/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10月12日讯】进入8月下旬,中国已有20个省市出现轮流停电缺煤是肯定的,中国虽是产煤大国,但煤炭进口量连续五年增长。即使这样,这次还是出现电荒了。

有人讲是“能耗双控”导致这次拉闸限电。“能耗双控”是指“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两项指标。第一,“单位GDP能耗”只有到年末才能体现出来准确值;其次,“能耗双控”是一个执行了几年的政策,要执行“能耗双控”,在之前就应有计划,不至于突然拉闸限电;此时突然以“能耗双控”进行限电,要么是执行“能耗双控”出了问题;要么,“能耗双控”是拉闸限电的一个名目。

真是“能耗双控”造成拉闸,人们也就不紧张了,问题是目前煤炭库存储备已经减少到历史最低点,而入秋之后,中国电网一多半是依靠火电,按照目前的状况即使没有了“能耗双控”,也要开始电荒了。那么此时“能耗双控”只是一个说辞。

每年秋季水电输出就开始减少,相应的是提高火电输出,这还是在8、9月份,如果不扭转这个局势,到了年底气温下降后,用电量更高,去年底就闹过一次电荒,如果再出现异常天气,更是无法收场。目前煤炭库存储备是近三年的最低点。

2017年发改委就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及考核办法,这个办法在今年肯定执行不了,很多电煤企业库存不足两三天。所以7月发改委发文要求各企业在一周内(7月19日前)所有电厂电煤库存提升至7天以上,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保证电厂煤炭供应,绝对不允许出现缺煤停机的情况,要与国网、南网申报口径一致。对本企业7天以下的电厂“一厂一策”拿出解决方案。

中国为什么会缺煤

这些年中国从煤炭出口商品变成进口商品,不仅是因为经济增长需要动力,还在于从2016年开始实施的去产能达标。按照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为8亿吨,传出各地竟然提前完成这个目标。2016-2020年煤炭去产能9.81亿吨,2016年至今全国共核准产能,合计约3.45亿吨[00001],因此2016-2020年总共煤炭去产能6.36亿吨,按目前产能利用率约0.75测算,2020年少产煤4.8亿吨,而2020年煤炭进口是3.4亿吨。这些年,进口煤炭有相当大部分是补充去产能带来的缺口。

与此同时,2020年,中国新投运燃煤电厂38.4吉瓦,对煤炭需求反而增加。这种矛盾的操作势必导致煤炭出现短缺,这个矛盾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而显得突出,导致煤电企业出现抢煤的现象。

虽然目前每年进口的动力煤只占每年煤炭总消耗量的百分之几,之所以进口就是要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弥补现在国内煤企产能不足,而且有时进口煤在制衡中国国内煤炭价格上还是有作用的,只是目前想进口都可能买不到煤。造成当前许多省市开始拉闸限电,目的是增加煤炭储备好过冬。

多次误判

进入2021年之后,除了一季度煤炭价格回跌,从二季度开始煤价一路走高,官方和煤企再一次误判煤炭价格走势,从5月份就开始就在媒体上谈煤炭生产供应总体稳定,价格不存在大幅上涨基础。中国煤企多为国企垄断,最终用户得到的国产煤价格往往高于进口煤,使得本来就不愿意更多购煤的最终用户加重等待的心理,都盼着煤炭价格能回头,再大量补仓。到了7月初,国家发改委还在认为煤炭价格要进入下行通道,7月底,煤炭期货价格不仅没有回落,反而一路走高,没有按照预期出现掉头,而库存储备煤越来越少。煤电企业每多发一度电就意味着多一份亏损,都不愿意多发电,煤电企业一直在痛苦中挣扎。当上面提出“能耗双控”时,发电厂立即感觉轻松,马上响应“能耗双控”。此时轮到生产企业闹电荒了,九十月还是出口加工企业赶制出口任务的时间。

背时的一步臭棋

一步棋错,步步错,中共自己是有苦说不出。去年,澳洲政府在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年度大会上提出针对武汉肺炎(新冠病毒)起源进行独立调查。此举激怒中共,中共开始报复,直到10月宣布停止从澳洲进口媒,在此之前,仅2020年前八个月,中国从澳洲进口的动力煤就占中国进口动力煤的57%。当时面对一些人的嘲笑,澳洲总理莫理森说,中国不买,有人买。

煤炭这种周期性产品,从2020年9月开始进入顺周期上升阶段,到现在都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此时看中国缺煤是不占天时。澳洲煤炭产量比头2019年提高,但还是供不应求,之前左媒为了炒作气候问题和可再生能源,酸溜溜地说2020年煤炭需求增加是由于新冠疫情引起的,而且配的煤炭价格图从2018年开始,只要把那张图展开,看到2018年之前的历史曲线,就会发现,煤炭价格变化是周期性的,2018年高点只是从2012年以来的高点,此次国际煤炭价格上涨既有周期因素,又有通胀因素——在疫情期间的货币刺激政策,目前煤炭价格逼近2008年最高点。这次煤炭供不应求恰恰说明拿气候问题来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失败,对煤炭需求的不只是中国和印度,欧洲需求也增长了很多,这也导致煤炭价格的上升。

中国停止购买澳洲煤之后,目前买的是印尼的媒,虽然中国的购买抬高了印尼煤的价格,但由于人力不足和设备短缺,加上天气原因,印尼产量最近上不去,印尼政府要求优先保证国内企业,致使另一个缺煤的国家印度把停泊在南海的澳洲煤船扫货走了。此时,中国想买煤都没得现货了。老话讲天时地利人和,这次看来中共真的即背天时又失地利。

人为因素推助涨价

此次煤炭短缺不仅是不占天时地利,人为因素在此次涨价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之前政府一直在要求煤炭中长协合同量数量,要占到了全国煤炭市场的70%以上。对于没有诚信的人,那合同就是一纸空文。滑稽的是2020年12月举行的“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报导,当时中国也出现了短暂的缺煤,媒体报导这次全国煤炭交易会时,用了很多赞美之词,“盛况”、“亮点”、甚至是“硕果累累”。到了2021年中旬,当煤炭价格大大超过2020年底的价格时,“硕果”就凋落了,煤企开始毁约,开始囤积煤炭,要求用户以当前市场价格成交煤炭。煤炭企业在2021年一季度煤炭价格比2020年底煤炭价格低的时候,不要求以现价履行合同;当煤炭价格上涨时,不顾及毁约给煤电企业造成的亏损,背信弃义,煤炭企业利用毁约不仅自己赚得满满的,连其股价也跟着翻身,看A股,煤炭板块中有17只股票在今年的最高点都超过其在2015年股灾前的最高点。

由于煤电企业不愿采购煤炭,致使库存严重不足,煤炭企业和资本制造煤炭库存枯竭,再利用不同公司和地区性的煤炭指数的局限,在期货市场进行逼仓,看看国内期货市场,煤炭上涨的趋势与国际市场一致,但有时会突发的暴涨,偏离国际煤炭价格,在政府出台一项政策干预时,煤炭价格应声就跌一下,但总体趋势与国际煤炭趋势是一致的。

从煤炭短缺这件事情看,在天时地利人和上,中共是一项也不占。一旦走背运,喝凉水都塞牙。

气候和清洁能源也导致缺电

老话讲,事不过三,在同一个问题上重复犯错,不是愚蠢,就是不长记性。煤炭短缺造成的电力供应紧张在中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最近几年已出现过多次,上次2020年出现过,再往前,2016年也出现过一次,这几次都是与煤炭去产能有关,2016年因为去产能过猛,结果不仅造成国内煤炭价格暴涨,还使得当年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25.2%。这次又是这样,当前为了缓解缺煤的局面,只有放松之前推行的对煤炭企业的审批和管控手续,这种朝令夕改,让官员和企业不知道怎么转弯。而这一切去产能又是基于气候问题引出的绿色能源。

中国股市经常有炒概念题材的说法,炒概念是一种骗术。今天的绿色能源概念不是中国发明的,联合国气候组织也在推,是世界范围编出来一个为应付气候灾难的应对方案,因为有利可图,中国政府很认真的推行这个计划。

网上出现这次中国大陆有的城市道路交通的红绿灯都熄了,一步倒退四十年。中共学美国失败的经验,学得有模有样。今年年初美国德州停电也是因为绿色能源占比太大,绿色能源不稳定,无法按生产计划产出电力,在异常气候时不能发挥作用,造成传统能源负荷太大,为了避免电网垮掉,德州当时采用轮流切换供电,因应急方案有问题,天然气公司不在电力受保护清单中,天然气公司在轮流停电时,造成设备冻住,无法启动,使得能源短缺,加剧停电。绿色能源政策是政府推行的,左媒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混淆视听,帮助掩盖真相,从德州当时用电负荷曲线看,没有拜登曲线,不是徒然断掉,是缓慢掉下去的。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引发的停电已经出现几次,再之前,加州停电也是因为太阳能的局限造成的。

中国也存在同样问题,从2016年煤炭行业去产能开始也伴随电力行业非化石能源占比加大,水电每年随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而绿色能源更是受气候影响,在当前中国用电量增加的形势下加重了电力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当煤炭缺货或煤炭价格上涨都会触发电网危机。

按照目前的技术,绿色能源使用既不稳定,效率也低,储存成本高。至于说电能没有污染,那只是一个方面,电可能没有化石那种污染,但也有其它方面污染,只是今天被人们忽略或刻意回避,电本身就是污染,电产生磁,是有辐射,而且电磁还有噪音和干扰的,电在传输过程中还会产生热量和损耗,电器设备也能产生味道,这些都是污染,现在人们没有太在意这种污染。

巴黎气候协议对中国在2030年之前没有任何碳排放的限制,只要求中方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中国政府看到机会,有利可图,政府两手都用上一起划拉,一方面,要在2030年之前把碳排放推得高高的,到时候以那个碳排放值作为基数来减排,所以目前加大基础建设;另一方面,又很努力地推行“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各金融机构、研究部门配合政府意图,早早就开始打碳排放的主意,以金融服务绿色发展的名义开始布局,中国政府在2021年7月建成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开始收碳排放税,开盘价为48元(人民币)/吨,当天收盘价51.23元/吨,上涨6.73%。还说跟欧美比起来,这个价格太低了。

此次的“能耗双控”跟中国一贯推行的保经济增长相矛盾,经济增长,特别是制造业的增长,需要能源支持,为了“能耗双控”而拉闸限电是在遏制生产。此时使用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企业成了推行碳排放的包袱。以致政府官员不知道要怎么办,是保增长,还是执行“碳达峰”。表面上看,“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没有关系,但对于基于化石燃料能源来说,增加能耗就意味着增加碳排放。

已经养成习惯的中共官员,不管理解不理解,肯定是执行上面政策,上面要“能耗双控”,他就进行控,上面要保增长,他们就推动投资。

与之前保经济不同,那时是要求企业多生产创收。对于“碳排放”经济模式,是利用空气挣钱。有了碳交易,也意味着对政府来说,这种大量使用传统能源的企业,不干或者少干才能挣钱。因为对政府来说少生产,甚至不生产都能产生效益。这对各级政府是一个经济新思路,靠空气吃饭,坐着等天上掉馅饼成为现实。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