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人主導了房地產市場定價

作者:葉檀 發表:2010-07-22 14:3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隱性收入是房地產投資的精神支柱。房價收入比等數據屢屢在中國市場失靈,是因為房價與收入都不準確。

房價高漲主要是因為投資性購房佔據主導地位,房地產定價向投資品定價靠攏,所謂城市化的剛性需求不過是煙幕彈。而投資性購房主導,是因為中國居民收入統計不準確,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分配極不均衡。這使得部分富裕階層主導了房地產市場的定價。

中國的隱性收入與灰色收入有多少,決定了在貨幣多發時代對於資產品的購買能力。根據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的推算,2008年全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為23.2萬億元,這比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高出9.3萬億元(可視為「隱性收入」),比國家統計局「資金流量表」的住戶可支配收入計算高出5.4萬億元(可視為「灰色收入」)。

隱性收入與灰色收入增長的幅度十分驚人。2005年中國居民的隱性收入4.8萬億元,其中按同樣口徑計算的灰色收入部分是2.7萬億元,而2008年中國的隱性收入和灰色收入都擴大了近1倍。與此同時,中國主要城市的樓市交易量與成交均價也同步上升。

2008年是房地產調控年,到2009年,房地產交易量與均價大幅上升。按照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2009年,全國主要城市樓市交易量同比2008年上漲均在50%以上,重點城市中,天津、武漢、杭州、南京等漲幅超過100%,非重點城市的福州和廈門同比漲幅超過200%。2009年,主要城市樓市成交均價普遍上漲,上海、深圳和北京位居漲幅前三甲,同比分別上漲27.56%、18.32%和16.38%。

以個別城市統計,同樣反映了房地產與隱性收入、包括資產在內的儲蓄的同步上升。按照上海統計局的數據,2005年全年上海市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為6698元/平方米,與上年相比,上漲幅度為9.2%。到2009年,上海市統計局總經濟師蔡旭初介紹,全年新房價格漲9.2%,獨獨不見了均價。按照中國指數研究院測算,均價為每平方米11790元,上漲了43%。如果按照民間機構如方方地產諮詢機構《上海房地產市場2009年年報》的數據,2009年在房地產大年中,市場價量齊增,上海商品住宅平均交易價格達到16000元/平方米,上升了58%。

有機構通過灰色收入對中國房地產得出了樂觀的結論,認為公眾低估了房地產市場的承受力。如瑞信分析師在最近的報告中,援引中國城市家庭收入領域的知名學者王曉路的研究說,中國的未申報收入或灰色收入可能意味著,中國居民負擔房子的能力可能比很多其他國家要強,即使是在過去幾個季度房價飆升之後。根據王曉路的調查和計算,中國全國住房負擔能力目前可能低至3.5。換句話說,研究表明,目前中國的平均房價只相當於家庭平均收入的約3.5倍,比很多發達國家都要低。瑞信樂觀地表示,如果使用涵蓋灰色收入的統計數據,家庭負擔能力比率將比官方對中國多數城市的預估下降近一半。

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隱性收入與灰色收入平均分配,那就沒有貧富懸殊這一說。正是因為分配懸殊,導致中國的房地產被灰色收入者主導,引發了激烈的社會矛盾。

按照官方統計,2008年中國最高收入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不到4.4萬元,而王小魯用自製模型分析推算的結果是13.9萬元,是官方統計收入的3.2倍,隱性收入為9.5萬億元。中國城鎮10%最高收入家庭的隱性收入佔城鎮居民隱性收入總量的63%。而20%的高收入家庭居民的隱性收入,佔全部城鎮居民隱性收入總量的80%以上。

在宏觀調控下,市場由剛性需求主導。如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年度抽樣調查顯示,2008年中國部分大中城市自住型購房比例平均達到81.3%,但2009年在刺激政策作用下,投資性需求竄升到30%以上,主導了定價體系。

由於20%的人佔有了80%的灰色收入,如果由20%的人主導資產定價,其他80%的人不得不踉踉蹌蹌跟隨高收入者、投資者的腳步,巨大的壓力之下,形成了深不見底的社會裂縫。因此,灰色收入的增加與收入的不均並非中國房地產之喜,而是中國房地產之憂。本輪以保障性、剛性需求為主的調控,正當其時。

近兩天在緊縮預期下,鐵礦石價格與建材價格卻逆勢大漲,顯示了按捺不住的通脹預期。如果房地產價格因此上漲,就是自動引來嚴厲調控,所謂的大盤股上升、股市風格變換,全都是無中生有的自我安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