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稱皇帝死叫做「駕崩」?

發表:2009-07-01 00: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的自然規律。古人對死有許多避諱,故"死"有很多不同的別稱。皇帝死專稱為駕崩、崩殂、大行等,一般平民百姓則稱歿、殂、故、終等等。古籍的記載如《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及《說唐·第十四回》:"當文帝駕崩時,並無遺詔。"另唐朝白居易《新樂府·杏為梁》:"碧砌紅軒色未乾,去年身歿今移主。"

那麼,為什麼古代皇帝死叫作"駕崩"呢?

駕,原是古代車輛的總稱,或專指帝王的車乘,如車駕、鑾駕。在《後漢書·輿服志》上載︰"天子出,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古代皇帝的車駕可分為大駕、法駕、小駕,而皇帝出行時,儀仗隊規模最大者為大駕,在法駕、小駕之上。

此外,在明朝張自烈撰的《正字通》上載︰"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因此,漸漸的"駕"也就成為古時對皇帝的尊稱,或用來借指皇帝、天子。如護駕、聖駕、駕坐等。

另據《說文解字》記載︰"崩,山壞也,從山朋聲。"所以,崩的本義是山倒塌。如《左傳·成公五年》上載︰"梁山崩。"

在古代,人們往往把天子的死看的很重,常用山倒塌來比喻,故自周朝開始皇帝死就稱為"崩"。如《禮記·曲禮下》上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崩、薨、卒、不祿、死,這些都是古人對死的稱呼,但有階級性。

古代,駕的用法可借指或尊稱皇帝,而崩是指皇帝死如山倒塌般,故"駕崩"是古人用來專指皇帝死亡的一種尊稱,而只有平民百姓之死,才會直言不諱的通稱為"死"。


来源:mingxin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