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前世今生

發表:2004-07-07 00: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個秋日的午後,我獨坐家中,從櫥櫃裡翻出一張莫扎特的唱片,百無聊賴地放在唱機上,讓鋼琴的聲音瀰漫在空蕩蕩的房間裡,身心十分愉快。其中流溢出的濃郁的抒情氣息,非常迷人。有人說莫扎特的音樂近乎「天籟」。他的音樂靈感簡直是一個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水源,隨時隨地都有甘泉飛湧,飛湧的方式又那麼自然、安詳、輕快、嫵媚。羅馬尼亞作曲家艾涅斯庫曾說:「莫扎特的音樂如同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園,裡面火熱,充滿了翻騰的岩漿,外面卻是一片寧靜、清新、甜美的景象。」
  莫扎特--他屬於那種心比天高、命如紙薄的天才,只活了35歲。他短暫的一生中雖也曾享受過輝煌的榮光,但更多的是坎坷和憂患。難得的是在他的音樂中,絕少哀怨淒苦之音,我們聽到的是惠風和暢、清泉泊泊,只有純淨的歡樂,好像處處是陽光燦爛,與渾濁的俗世無緣。他的宗教音樂,尤其是那首未完成的《C小調感恩彌撒》與巴赫的《b小調彌撒》、貝多芬的《D大調莊嚴彌撒》等被譽為20世紀以前創作的「七大彌撒」之組成部分,作曲家們彷彿得到了神靈的啟示,以其深刻的人性、巨大的宗教情感以及完美的音樂性代表了西方古典音樂的極高成就。

  現代音樂學者一致認為,莫扎特藝術的最高成就是在歌劇與鋼琴協奏曲方面。他寫的27首鋼琴協奏曲大半都是傑作,27首鋼琴協奏曲所表達的意境與情緒各各不同;有的溫婉慰貼,有的典雅華瞻,有的極熱情,有的極悲壯,總之,處處顯示出音樂家莫扎特的心靈。而在歌劇方面,莫扎特憑著客觀的精神,細膩的寫實手法,刻劃生動的高度技巧,創造了《費加羅的婚禮》與《唐.璜》,使義大利的歌劇達到了一個空前絕後的高度。音樂大師瓦格納提到莫扎特時就說過:"義大利的歌劇倒是由一個德國人提高到理想的完滿之境的。"

  莫扎特的音樂喜歡含蓄,他的音樂不像貝多芬的音樂那麼嚴峻與強烈,好像板著臉孔,有時又那麼淒涼。莫扎特的音樂給人一種自然的感染,清明高遠,樂天愉快。莫扎特以他樸素天真的語調和溫婉蘊籍的風格,所歌頌的和平、友愛、幸福的境界,正是全人類自始自終的最高目標。儘管莫扎特遭受困厄,仍不改樂觀、向上的性格,生活的打擊絲毫沒有在他的內心留下傷痕。據記載,有一年冬天,由於沒錢買木炭,莫扎特就和妻子繞著房間跳舞取暖。

  莫扎特的作品在浩如煙海的音樂文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繼承了海頓、克列門蒂、巴赫等作曲家開創的音樂創作傳統與技法,以清新、明快的旋律風格,唯美的審美取向,奠定了他獨特的音樂風格。其中創作了大量的器樂協奏曲,包括鋼琴、小提琴、單簧管、豎琴、長笛等,幾乎每一件交響樂都備有協奏曲作品,在音樂史上是不多見的。莫扎特的音樂常常被人們稱作:「永恆的陽光」,因為他的音樂即使在表現痛苦和悲傷時,也似乎含有天真純潔的微笑。他那優美、機智的旋律總是充滿明朗、淳樸的氣質,他那典雅、熱情的樂思像清泉一樣純潔、透明、自然、流暢而噴湧不盡。莫扎特的音樂給予人們的是經過生活錘煉後的純真,他那面對嚴峻生活而永不泯滅的童心讓人分外感動。

  諦聽莫扎特,可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與偉大,它是一種能真正打動人心的音樂,它沒有流行音樂的膚淺與媚俗,它猶如高山白雪,絕塵獨立而讓人嚮往、讓人心醉神迷。面對那些甜蜜蜜的流行音樂,我們或許可以改變一下欣賞的口味,聽一聽莫扎特,聽一聽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德國神學家卡爾.巴特說過:「如果誰對莫扎特僅一知半解就試圖去討論他,誰就很容易停留在僅僅用一些溢美之詞去讚美他的階段。」他說的不錯,作為普通人,對莫扎特的理解也只能是一知半解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