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震林為何怒罵鄧小平「無恥之尤」?(組圖)

作者:張雄文 發表:2024-06-19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948年12月17日,鄧小平任書記的五人淮海戰役總前委在華野指揮部蔡凹村第一次開會,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圖源:《譚震林》畫冊)
1948年12月17日,鄧小平任書記的五人淮海戰役總前委在華野指揮部蔡凹村第一次開會,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圖片來源:《譚震林》畫冊)

1989年11月,85歲高齡的鄧小平接見第二野戰軍戰史編寫者時,回憶淮海戰役說:「淮海戰役成立了總前委,由五個人組成,其中三個人為常委,我當書記。毛主席對我說:『我把指揮交給你。』這是毛主席親口交代給我的。淮海戰役的部署決策是我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主持決定的。」

這時候,總前委「五個人」中的四個——陳毅、譚震林、粟裕、劉伯承以及當時的最高統帥毛澤東早已先後作古。於是,鄧小平的說法被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成為官方正史的定論。

諸多熟諳軍史的研究者與在世的知情人十分驚訝,表示不好理解。也有人認為,人到垂暮之年,記憶衰退,回憶時出現差池情有可原。

其實,這個說法並非回憶者心血來潮,而是數十年一以貫之的觀點。

早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隨著中共中央八大召開,鄧小平與林彪先後進入中共中央常委,前者似乎便不滿足於政委亦即「文官」的出身,以「我真正的專業是打仗」自許,有與軍中公認的名將、長期擔任野戰軍軍事主官——司令員的林彪比肩之念(粟裕因官銜低,地位淺,自然不在考慮之內),言行便時有表露。

林彪是平津戰役貨真價實、經得起檢驗的總前委書記,統率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野戰軍作戰,是名副其實指揮過兩大野戰軍打仗的統帥。鄧小平也是淮海戰役的總前委書記,儘管戰役打響好幾天,還沒有總前委這一機構,全局的戰役籌劃、指揮更不見經傳,他擔任政委的中原野戰軍也僅在華野的支援下,參加了第二階段的戰役,但他名義上曾是中原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的中共最高領導人,的確堪與林彪比肩。

這個看名不看實的說法,居於高位時尚無人敢詬病,最多只有腹誹;一旦冰山倒塌,不服者自然挺身而出。

1967年3月19日,鄧小平被打倒,許多人便公開站出來,指出其說法的不實。楊成武即是其中的一個。

他在全軍軍以上幹部會上點名道姓地說:「鄧小平認為自已有兩大功勞,一是他認為淮海戰役有了不起的功勞。這個問題要戳穿,誰都知道,淮海戰役從頭到尾,整個的都是毛主席親自指揮的。在前線工作的有劉伯承同志等許多人,有廣大群眾的努力,怎麼能說是他一個人的功勞呢?他自認為『你從東北打到海南島,我從南京打到成都』,『你有遼瀋戰役,我有淮海戰役』,自以為了不起,他把大家的功勞都歸到他的帳上。他在《毛澤東選集》裡面,特別注了一條,他是淮海戰役總前委的書記。這就是說,他是第一個,其他的人都不算帳。」

這是當著全軍高級將領說的,其中不少是當年淮海戰役的參與者,譬如粟裕等人,楊成武如非把柄在手,自然不會如此理直氣壯地加以責難。

同時,楊成武能獲悉鄧小平「我有淮海戰役」的說法,可見鄧小平說話的場合不止一個;楊成武也並非中原野戰軍或華東野戰軍的將領,能如此酣暢淋漓責難,也可見淮海戰役指揮體系的實情,軍中高級將領知者不少。

由此,可以斷定鄧小平並非晚年才認為「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這個念頭在其腦海中由來已久,揮之不去而已。

1977年,鄧小平復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隨著加強軍隊領導權,與當時「乳臭未乾」的最高統帥以及眾多深受毛澤東影響的軍頭較量、震懾的需要,「我有淮海」的說法再次登台。歷史教科書與《毛澤東選集》的注釋,「總前委書記」重新成為強調的重點。

這雖然是政治,卻違背了歷史的真實,事實上抬高了偏師中原野戰軍,抹殺了主力華東野戰軍的作用,是對數十萬華野將士的不尊重,引起尚健在的華野高級將領的不滿意(後來的電影《淮海戰役》,諸多華野將士不滿又是一例)。

粟裕有個說法:「我覺得這不僅是個人問題,它關係到正確理解毛澤東軍事思想和正確總結華東解放戰爭的歷史。」他說的是華東整個戰史,自然也包括了淮海戰役。

中共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
中共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左)、毛澤東、陳毅(網絡圖片)

1978年7月,後來成為南京電影製片廠編導的石征先與傅繼俊等人,為撰寫《淮海戰役史》一書,專程採訪粟裕時,一向低調的粟裕忽然說了句:「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在石征先驚訝的時候,粟裕向石征先談了幾個小時的淮海戰役來龍去脈。

隨後,粟裕意猶未盡,親自給當年的華野副政委、濟南戰役後一同籌劃淮海戰役的譚震林打電話,請他和夫人葛慧敏接見石征先。

譚震林和葛慧敏夫婦接電話後,滿口應承,很高興地接待了石征先等人。石征先後來回憶說:譚震林比粟裕更能暢所欲言,「對我政策更寬,登門不用預約,有問必答。」

石征先回到徐州後,譚震林和夫人不久也來到這裡,聽說他得了病,還特意從北京帶來名醫焦樹德給他治病。

這一次,譚震林專門在淮海戰役紀念館作了報告,他只允許石征先一人在他旁邊作記錄(在淮海戰役紀念館裡,至今可見譚震林與石征先等人的合影)。

也就在這次講話中,針對逐漸成為主流觀點的「我有淮海」,譚震林十分氣憤地說了八個字:「貪天之功,無恥之尤。」

顯然,譚震林與粟裕一樣,並非為個人爭某種戰功,而是在為自己當年統率的野戰軍爭取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

責任編輯:陳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