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半年后四川灾区现状

发表:2008-12-18 20: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汶川地震之后:活着的人们

今年五月十二日,里氏八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中国四川。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地震灾害造成的遇难和失踪人数超过八万,中国在经历了年初南方雪灾之后再度蒙受重大损失。本周二,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在北京访问时表示,世界银行正在筹备一个总额为7.1亿美元的地震重建贷款项目,用于支持中国一万亿人民币的汶川地震重建计划。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有半年多了,灾区的情况目前怎样?

在距离废墟几百米的地方,人们为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遇难者哀悼。北川县在地震中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整个县城已经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堆废墟。王碧华(音)把她的房子旧址指给记者看,在5月12日地震发生之前,那里是她的家。她伤心地讲:

"我家有4个亲属死在里面了。当时5·12的时候是谁都不许进来的,我们是5月17号才进来找我兄弟的。......都没有找到,全部都埋在里面了,没有挖出来。我现在根本都不敢看电视,不敢看跟地震有关的东西了。我兄弟还有姑妈都是很优秀的人,都有出色的工作,都死在那里头了,我真的很伤心。"

灾区的人们尽一切努力,重新经营自己的生活。谢成玉(音)自己搭起来一张桌子,摆了个小摊以维持生计。他说:"我卖照片。主要是北川县城地震前后的对比,还地震当天下午第一时间拍的照片。每张照片卖十元,每天都有好几千人来这里拍摄照片。"

北川仍然对外封锁

不断地有黑色轿车从这里经过,进入北川的路口被铁丝网拦起来,由警察严密把守。政府代表团经常来这里视察。然而,在路边停着一辆落满灰尘的帕萨特轿车,警察把这辆吉林拍照的汽车拦了下来。车主原本想假扮成政府官员进北川看一看,不料被识破。他说:

"不给进啊。哎呀,我大老远赶过来,几千公里啊,开了三天的车就是为了过来看一下。感觉太伤心了,很惨,生命太脆弱了,我们一定要好好活着。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有北川,很多人都想过来看一下,我觉得意义挺大的。尤其看到那些学生,真的很惨。"

在距离铁丝网几百米远离进县城公路的地方,有一处巨大的废墟,这里是一所中学的遗址。原来的校舍已经被地震毁坏得面目全非,剩下的只有一些断壁残垣和钢筋水泥。在废墟周围,放着许多鲜花花束和花圈。那些在这里失去了子女的母亲,现在还经常来到这里,回想起改变了她们一生的那一天。

一位母亲告诉记者:"我从12号到16号都站在这里等,他们是16号把孩子的尸体挖出来的。"另一位母亲说,她儿子是在12号晚上被同学和老师救出来的,当时部队的人还没有赶到。她儿子所在的班级一共有69个学生,遇难的有51人。

学校损失特别大

另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表示: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盖学校的建筑材料不好,那座房子是五十年代盖的,都没有倒塌,但学校是1993年才建起来的。我们大家都很愤怒。政府派了很多警察和部队来到这里,阻止我们抗议。我们想要告学校的建筑承包商,但是有专家来这里看了之后解释说,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地震太强烈了。我们不相信这个说法,学校跟前就有一幢楼没有倒塌。有不少报社的记者都报道了这个情况,但是我们到今天都没有得到一个答复。"

没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学生在这场地震中丧生,但预计这个数字应该在1万以上,因为光被摧毁或遭到毁坏的学校就有7000余所。今年9月,遇难学生家长提出的集体诉讼遭到了拒绝。许多家长的电话都被监听,只要他们一接到外国记者的电话,立刻就会有警察出现。

住上板房就很不错了

离开北川到了都江堰,记者才明白为什么地震发生之后初期,国际观察人员对中国救灾工作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数千人共同生活在临时搭建的鞋盒般的居住区内,简易房外支起了卫星电视接收器。人们摆起摊位卖DVD光碟,在空地上种起了蔬菜。每一栋简易房都有一间屋子,大约有25平方米。尽管如此,人们的恐惧心理还是无法消除,而经济上的拮据也令人担忧。唐先生以卖猪肘子维持生计。他说:

"我们总得要生存嘛。现在还是有些害怕,还经常有余震。......住板房已经不错了。"

希望过上温暖的生活

然而,离开都江堰越远,能看到的蓝色帐篷就越多,这里的人们居住条件就比板房差得多。28岁的范常青(音)感到生活十分艰难,她和8个月大的女儿住在一间拼凑起来的棚屋里。她告诉记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冷:

"我们这里又不像那些人有被子,我们这里没有人管。我们从废墟里扒出来一些以前的被子,就这么盖着睡觉。冬天来了,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一家平安,能有温暖的生活。"

来源:DW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