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玩笑,哪个官员能主动交代自己以权谋私?

作者:小草民 发表:2007-06-10 21:5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年来,涉及权钱交易的违纪违法案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教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自律,加大对涉及权钱交易行为的惩处力度,《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日前印发。

严禁以权谋私,作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中央早已三令五申。中纪委近日对严禁以权谋私再次作出规定,一方面反映了当前以权谋私行为出现了新的形式和手段,由直接进行权钱交易向与请托人“合作”谋取不正当利益发展;另一方面也放映了中央对领导干部的爱护,及时提醒领导干部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对在规定的一个月时间内主动说清问题的,可考虑从宽处理。

起码现在查处以权谋私行为,需要突破三道“封锁线”。

第一道“封锁线”是侥幸心理。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某些权力“寻租”的领导干部开始打以权谋私的“擦边球”,就像中纪委“规定”中指出的那样,利用职务之便以低价托买、高价托卖,与请托人“合作”开公司,从请托人处获取“出资收益”,通过赌博方式收受请托人财物等。他们认为这种变相或间接收受的财物,可以掩人耳目,神不知鬼不觉地揣进自己的腰包,根本用不着主动向组织坦白交待,什么时候也不会查到自己的头上来。这种侥幸心理使有的领导干部信奉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以权谋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加大对以权谋私行为惩处力度,首先必须打破人们的侥幸心理,在“发现”以权谋私问题上做文章,要有民主监督机制,不让报有侥幸心理的人占到便宜。

第二道“封锁线”是攻守同盟。

在权钱交易行为中,以权谋私的领导干部和请托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二者属于“利益攸关方”,为了防止“东窗事发”,他们会订立攻守同盟,以不出卖对方为交易的前提。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请托人不会主动检举和揭发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特别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要发现和核实权钱交易问题是会遇到阻力和障碍的。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棉里藏不住针。我们应当相信,由权钱交易结成的同盟是不堪一击的。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突破口,按照顺藤摸瓜的办法,敢于挖掘大要案大窝案。前提要司法独立,不能搞党领导一切,让大案化小案,让窝案化个案。

第三道“封锁线”是转移视线。

某些以权谋私的领导干部惯用的伎俩,就是自己躲在幕后,由其亲朋好友出面与请托人“合作”,掩盖权钱交易中的领导干部身份。我们可以看到,在某些领导干部中,一人做官、家人经商,而且做官和经商同在一个系统,这里边有多少关照的成分,外人很难看得明白。对这种“关联”现象,必须加大民主监督和新闻与论监督的力度,实施回避制度和阳光制度,在切断做官和赚钱之间的通道。

笔者认为,按现行体制,没有的民主机制,没有司法的独立,没有新闻与论的监督,让官员主动交待以权谋私问题,期望值不但不能太高,而且有点象画张钟馗打鬼来吓鬼,开一个国际大玩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投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