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不要庆贺夏至的到来?(组图)

作者:初新 发表:2024-06-19 19: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华文化善于观察天地阴阳的演递变化
中华文化善于观察天地阴阳的演递变化(图片来源:Pexels)

在每年6月20至22日之间到来的夏至夏天的第四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位列第十。今年的夏至于6月21日到来。夏至日一到,即标示夏天过去一半,以及天地阳气已经达到了极点。历书有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是指夏至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接着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会日渐南移,白昼时间会日渐缩短。物极必反,阴气将开始增长,阳气则渐消退。阴长阳消这一特点,正是古人不庆贺夏至的主因,这乃是一种悟道的智慧。

夏至在古代其实是很重要的节日,又可称为“夏节”或“夏至节”。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初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逸周书‧时训解》中亦载:“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这三候是指:鹿跟麋不同,其角向前生,属阳。夏至一到,阴气开始生长,阳气开始衰退,因此属阳的鹿角开始脱落;雄性知了开始鼓翼鸣叫;半夏是喜阴药草,仲夏期间总能在沼泽与水田中看见它。

关于夏至的俗谚不少,例如:“芒种落雨,端午涨水”、“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等等。这些俗谚指的是:芒种期间就是梅雨季,而芒种至夏至的这一段时间的降雨机会较大。俗谚“夏至风台就出世”,则是指夏至期间要真正进入台风季了。

夏至祭拜土地神

由于夏至期间,阴气渐生,且天气炎热、多雨,正值病虫害、水灾旱灾频繁之际。然而,由于古人善于观察天地阴阳的递嬗变化,实践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会自天象变化寻找归正人事的道理,盼能长治久安。

古代文献记载了一些夏至仪式。《通典‧礼三‧郊天下》载:“夏至祀皇地只(神)”。《通典》载:“夏至祭方泽于北郊者,以其日行躔次极于南北之际也。”也就是说,周朝即出现了夏至祭地典礼。夏至一到,天子即会率领着众臣前往皇城外北郊去祭祀土地神、祀拜祖先。众人虔诚祈祷神灵,以求得风调雨顺、民安物丰。夏祭之所以选择在北郊举行,主要是因为位处中原所见到的太阳在夏至时,达到了一年中运行轨道中的最北方。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即是明、清两代举行夏至祭典之场所。此外,因为古人崇信“天圆地方”的观念,因此祭拜土地神的祭坛会建盖成方形,称为“方丘”、“方泽坛”。

除了皇家夏至祭典,民间亦有相关祭拜仪式,像浙江一些地区迄今仍遵从旧俗,会在夏至到来去祭祀祖先与土地神,此俗称为“做夏至”或“祭田婆”。

透过这些古代仪式,可清楚了解古人敬天敬地进而自省自警、保持谦卑的精神与智慧。

夏至还可吃带壳食物。夏至时可以吃红色来补运,或吃带壳的食物代表破壳新生。
夏至还可吃带壳食物,因带壳食物代表破壳新生。(图片来源:Pexels)

夏至避暑风尚

古人在夏至即有避暑风俗,像大家理应对“避暑山庄”这四个字不陌生,顾名思义,避暑山庄即是指皇帝每年前往避暑的一处胜地。而避暑山庄不只是清朝皇家园林中占地最广、保存最完好的皇家行宫。

古代文人亦在作品中提及避暑一事。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即描述说:“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清朝之前,每到夏至,全国至少都会放假一天。宋朝时期,文武百官则会连续放三天假,以回家洁身、休憩避暑。就今日来看,可谓是名声响亮的国定假日。

夏至食俗

跟在寒冷的冬至里吃汤圆这一习俗不同,古人认为在炎热的夏至里,必须要吃夏面、麦粽、夏饼等等。因此民间流传“冬至汤圆,夏至面”这一夏至俗谚。清朝《燕京岁时记》中,则记载了“冬至馄饨,夏至面”这一北京风俗。

晋朝到南朝期间,时人会在夏至与端午节吃粽子,但那时的粽子叫作角黍。角黍的做法为:菰叶(筊白笋叶)包裹黍米,浸泡在浓厚的草木灰汁(碱水)中,接着再煮到熟烂。由于碱水能增强米粒黏稠度,因此一旦煮好,整颗角黍就会呈现粒粒米都黏附一起了。由晋人周处(即家喻户晓的“周处除三害”中的主角)撰写、记述各地风俗的名著《风土记》,则进一步说明角黍的象征:“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之象”。也就是说,制作好的碱粽,对应了端午到夏至期间的阴阳未分的纯阳之象。换言之,角黍这一美食对应了夏至、端午节正值阴阳循环刚好处在阳气至极的现象。

透过古人将对天地阴阳循环的观察“包裹”在粽子里这一食俗,能看出以前的人在观察天地节气方面相当敏锐,同时非常重视天地变化、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

除了角黍,古人还会在这时候吃面。因为小麦是在夏至收成,而面恰恰是以小麦做为原料所制,因此逐渐衍生这项传统。至于民间俗谚所谓的“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则是明确指出:古人以面条长度来反映夏至过后出现日渐短、夜渐长的现象。

夏至还可吃带壳食物,因为这代表了破壳新生。为了避免在炎热夏日出现人体上火、累积毒素等状况,在饮食上可选择生津止渴的番茄或凤梨、清热降火的莲子等等,以利清心退火、消暑排毒。

当然,夏至也适合享用瓜果类、小白菜等等中医上认为能退火的当令食材。

夏至禁忌

因为夏至正值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民间逐渐形塑“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忌洗冷水澡、忌夜卧贪凉”等等说法。

在清朝时期,民众还认为在夏至期间必须要按时起居,不可口出诳语、不可骂人,最特别的禁忌是不能在夏至日剃头理发,以免破坏了运势。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