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效应 64万大学生无头路

发表:2003-06-12 05: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联合报报道,受到SARS的影响,今年大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将比往年差,约六十四名万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

不过,就算没有SARS的影响,只要大学毕业生不肯降低“高薪、白领、大城市”心理预期,就业问题仍会持续严重。

大陆最新一期了望周刊报导,受SARS影响,四月中旬以来,北京市各高校(大学)组织的招聘会全部喊停,各高校目前仍实行封闭式管理,几乎所有的招聘、应聘活动都陷入停滞状态。

由于学生不能擅自离校,尚未确定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已失去近两个月的时间;处于双向选择中的毕业生,无法参加用人单位的笔试和面试;即将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毕业生,无法进行正规体检、实习和办理就业落户手续;已与用人单位签约但已离校返家的毕业生,由于短期内无法返校而影响毕业论文答辩进程,可能会因此延迟毕业时间,对实现就业造成影响。

北京大学副校长林均敬表示,目前北大毕业生的签约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比往年同期低百分之十。

北方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谏说,该校一千四百四十二名本科毕业生中,仅有四百多人已找到工作,只占毕业生总人数的三成,去年同期的比例则是百分之七十。

相同情况也发生在西部省份甘肃。据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商学院等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SARS疫情爆发以来,除个别本地单位和非疫区单位到学校举行过小型招聘会,没有其他用人单位来学校进行招聘活动。其中,国家重点大学兰州大学目前毕业生签约率只有五成。

南方的广东省今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再加上省外高校返粤就业的毕业生,估计今年广东将有七万大学毕业生暂时无法找到工作。

中共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指出,今年全大陆普通高校毕业生共二百一十二万二千人,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四十六点二;可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有关专家预测,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只有七成,也就是说将有六十四万名大学生无法找到工作。

为了因应这样的情况,中共教育部目前正采取建立就业指导资讯网沟通就业资讯、成立就业指导班子等措施帮助学生就业。各高校也纷纷变换工作方式,利用网路、电话、传真等加强与用人单位、离校毕业生联系,尽可能将就业资讯传递给学生,同时简化就业手续,提高就业落实率。

不过,报导认为,SARS只是进一步加重大学生就业问题,结构性的不适应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缓解就业压力,必须调整毕业生求职的自我定位,必须调整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和高校在社会转型期的人才市场定位,调整招聘单位的用人需求定位。

报导表示,目前大陆就业压力,主要是就业单位“好不好”,而不是“有没有”。只要降低“高薪、白领、大城市”心理预期,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就能基本满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