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保護好那個吐槽學校食堂的小孩哥啊(組圖)

作者:魏春亮 發表:2024-06-16 08: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學校
準備高考的學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6日訊】朋友圈都在轉發學服裝設計的17歲中專女生薑萍,闖進全球數學競賽12強。

她的故事,很動人,也很勵志,讓人感受到了學習的美好,上進的美好。

可與此同時,我還看到另外一個學生,他的故事更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他就是那個吐槽學校食堂,卻被教育的六年級學生韓同學。

據紅星新聞報導,韓同學在2023年11月3日,在某平臺發了一個視頻,吐槽學校食堂提供的飯菜裡有發芽的蘿蔔、蒼蠅、沒熟的土豆等。

如果韓同學所說為真(我看到校方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沒有否認韓同學的說法),他不但在網上發視頻,還跑到學校門口針對食堂問題喊話,然後被學校教導處叫去,做了思想教育。

學校告知韓同學,在食堂遇到問題,可以隨時與班主任或後勤部門聯繫,韓同學和他的家長都對此表示滿意。

看到這個意料之中的結果,網友紛紛表示,永遠都是這樣,不解決問題第一時間先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但我蒐集了韓同學的四個視頻,又看了新聞報導,我發現學校對付小孩哥、抹黑小孩哥的手段,遠不止這麼簡單。

一、偷換概念

學校在批評韓同學的時候,說韓同學這樣做,是在「抹黑你的學校,在否認食堂阿姨的勞動」。

經典的一招,他們做的事沒有抹黑,你把他們做的事說出來了,你就是在抹黑了。

二、軟肋壓力

一開始有人跟韓同學「搞事」,學校沒怎麼管「慣犯」韓同學,卻給了「從犯」一個班級處分作為威懾,讓韓同學不想再連累他們。

學校還把壓力施加到了韓同學的家長那裡,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父親要求韓同學把視頻刪掉。

同學和家長,都成了韓同學的軟肋。

三、污點暗示

代表學校回應記者採訪的倪老師說,韓同學在學校表現正常且上進,但在網路上則顯得消極和激進,差異巨大。

還說,韓同學更新視頻太勤快,可能耽誤學習,教導處建議他減少網路活動,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上。

話說得漂亮,但言外之意無非是在暗示,韓同學是個不務正業,表裡不一的壞孩子。只要在道德上打垮對手,他的任何話自然都不會有人信了。

四、倒打一耙

代表學校回應記者採訪的倪老師繼續表示,韓同學的某些意見,可能是基於個人偏見,不喜歡某些食物,說法大多無法證實。

比如,倪老師說,韓同學說食堂有蒼蠅,但沒有提供實質性證據。蘿蔔發芽?其實蘿蔔有須很正常。西紅柿有梗?切開西紅柿後有一個比較硬的部分是正常的。

土豆沒熟?可能只是中間有一塊比較硬,「如果真的沒有煮熟,其他學生應該也會有不良反應。」

所以,結論就是,食堂一點問題沒有,都是韓同學挑三揀四,斤斤計較。

學校還真是厲害,就算在回應記者時,也表示學校尊重學生,沒有公開批評他,而是私下引導。

學校是懂語言藝術的。

可即使在這麼強大的壓力下,小孩哥韓同學還能保持流暢的表達和清晰的邏輯,還能保持他不畏強權的勇氣,讓人心生敬佩。

面對學校說他抹黑學校,韓同學回懟:

「如果食堂阿姨隨便做幾個垃圾菜都算勞動的話,那我乾脆別讀書了,我直接去跟她們干。」

面對學校的敷衍塞責,韓同學早就看透:

「學校每次都是開一個會,討論一下,搞得這件事情好像解決了,然後給我一個反饋,說我們一家開過會,沒什麼好說的。開過會他也不解決,永遠是這樣。」

面對可能被針對、被穿小鞋的威脅,韓同學說:

「這種情況,我不應該怕它,更應該抵制它。」

「他不可能把我吃干抹淨,扼殺在某一個地方。」

「我現在拍攝視頻就是讓他們知道,有這麼一個男孩,他敢為了真理去面對一些事情。」

「有事就要說事,不要在乎那些沒有用的,所謂的一些人情世故…我們為自己說話為什麼不行?」

面對「起義」屢屢失敗的現實,韓同學說:

「但是,我也不會就此停下,因為我作為一個學生,我不會容忍自己生活在這麼垃圾的一個環境之下。」

食堂

看到韓同學帶著哭腔,跟父親據理力爭時,我的眼淚都快下來了。

韓同學說:「(對自己)不利的事情,總要有人去做。」

父親說:「不是你這個年紀做的,好不好?」

「等我18歲了,等你老了,我照樣做。」

「你現在先把視頻刪掉。」

「我不!」

「以後你成熟了,你就不會去做這個事情。」

「我不!」

食堂

韓同學的父親,已經足夠開明瞭,他只要求孩子刪掉視頻,賬號可以留著。

韓同學父親說得沒錯,這件事確實不是這個年紀該做的。是,這樣對自己不利的事總要有人去做,可,那也應該是我們這些懦弱的成年人該做的啊。

所以,看到這幺小的孩子,不怕被孤立,不怕被施壓,堅持為自己和同學們的利益發聲,我覺得慚愧,也覺得手足無措。

寫時評那麼久,也被請喝茶好幾次,小孩哥面對的困境,我也曾經面臨過。對我一個成年人來說,那都是不能承受的壓力,我難以想像小孩哥是哪來的勇氣面對這一切的。

我為有這樣的孩子出現而感動,可當我想要鼓勵他、讚美他,我的良心又過意不去。如果我鼓勵他繼續,他遇到困難遇到威脅時,我的手不夠長,無法幫助他,那我就是害了他。

可是,當我想要跟這個孩子說說成年人世界的險惡,想要跟他說說這其中的利害,我也說不出口,那會玷污小孩哥的勇氣和無畏,難道我們要教這樣的孩子明哲保身、和光同塵的人生哲理嗎?

所以,我這個懦弱的成年人,啥都做不了的成年人,只求相關部門能夠保護好這個孩子,保護好他敢於發聲的勇氣。

當然,小孩哥說的話未必百分百真實,但即使如此,要澄清事實,也得是擺事實講道理,而不是偷換概念、軟肋威脅、暗示污點和倒打一耙。

我不知道這件事最後會不會反轉,但學校現在的回應,還無法讓人信服。最起碼,反映學校食堂的飯菜存在問題,就是抹黑學校,就是在否認阿姨的勞動,這種思路,不應該出現在學校的回應裡。

正如「黃河評論」所說: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應該教育孩子勇敢表達訴求,對不合理現象說「不」,堅決維護自身權益,而不是讓他們面對問題時保持沉默,不敢吭聲。我想,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

小孩哥已經提出了問題,我們成年人不應該交出不及格的答卷。

食堂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亮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