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裡的倖存者(圖)

作者:張江名媛 發表:2022-10-22 03: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上海
2022年10月12日,上海街頭(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0月22日訊】昨天,物業通知今天核酸,說為了提高核酸檢測率,必須憑檢測卡進出小區。我起晚了,沒做成,出門回來,門口也沒人攔。

我所在的城市並無疫情,為什麼要做核酸?晚上跟朋友聊起,說可能是十一人員流動大,擔心有疫情,所以動員大家做一做。

似乎,這麼做是為了大家好,至少,測一測,就不至於全城靜默。但不知道為什麼,越是這樣,就越覺得不安。

前幾天在上海玩,去任何地方都要掃場所碼,有些地方必須要48小時核酸才讓進。

本來,進一家咖啡館,聽到的問候應該是「您好,歡迎光臨」,現在卻是「麻煩掃一下場所碼」。

這很讓人掃興。難怪十一期間的上海馬路上冷冷清清,很多熱門餐廳也不需要預約就能進。

但是所有人都在努力配合著這樣的防疫,哪怕再煩。畢竟沒有人希望四五月份那樣的經歷再重來一遍。

傍晚想去永康路走走,結果變成了一個臨時核酸檢測點。「居民朋友們,請有序排隊。」喇叭裡不斷重複這樣的口號。

現場安靜得出奇,四五個大白一字排開,坐在藍色的帳篷裡,桌子上擺著個小檯燈。

每個大白面前排著三四個人,一個人湊近,張嘴,被捅個兩下,迅速離開,另一個再跟上。像是一條嫻熟而高效的流水線。

拐進嘉善路,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人們沿著馬路排成一條直線,個個默不作聲,或看手機,或雙手交叉,或東張西望。

我站在不遠處,舉著個相機對著他們左拍右拍。對我來說,這太不可思議了。這還是那個悠閑淡定的十里洋場嗎?這還是那個熱熱鬧鬧的法租界嗎?

把照片發到朋友圈,上海的朋友說,這樣的日子他們已經過了四個月了,習慣了。

怎麼可以不習慣呢?不習慣,你就沒有辦法上班,不習慣,你就沒有辦法去看病,不習慣,孩子就沒辦法上學,不習慣,餐廳就沒辦法開門。

有個上海的朋友來我所在的城市玩,剛出火車站就做了核酸,我說可以不用做的,她卻覺得挺好的,這樣她回上海就不用趕著去做核酸了。

在活下去面前,尊嚴似乎已經變得不再重要了。

想起三年前的日子,感覺都像是做夢一樣。那個時候,想出國就出國,玩膩了,就回來待一陣,然後再出去。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大意是,人類歷史上,和平並不是常態,動盪才是主軸。

想到這裡,也就釋然了。接受現實,既來之,則安之。雖無能為力,但也要努力活著。

就像這個十一,原本是不打算出門的,但我還是去了上海,見見朋友,去巨鹿路上吃飯,到富民路喝酒,在定西路上的咖啡館發呆。

回來幾天之後,上海的疫情傳來,我先是覺得有些僥倖,繼而又感到羞恥。疫情裡,沒有人是旁觀者,所有人都是倖存者。

不管未來怎麼樣,我還是會堅持出去走走,哪怕滯留在當地,摘棉花摘葡萄也可以,就當是旅遊簽轉工簽了,多划算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張江名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