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二次移民:感受國內「大爺」文化

作者:夕子 發表:2008-11-24 02: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很多人因為經濟條件和工作的原因,不能夠隨心所欲想回國便回國。從春天拖到冬天,再拖到春天;這樣年復一年直到工作穩定了感情有著落了或是小孩子生出來了,才拉家帶口回國探親。這一別動輒5、6年,長的有十幾二十年。

從10月31日-11月21日,夕子將對幾位久居加國、最近回國居住或是探親的朋友進行越洋連線直播。看看在他們的眼中,在他們的親身經歷裡,在他們的感受中;國內現在的生活究竟有何大不同?

老趙故事:把我狠狠捲進去的人際漩渦

近日一個調查研究發現,從加拿大回國的華人中,回國後對工作、生活環境感到不適應者高達一半以上,因難以適應而返回加拿大的超過10%。在重新回到加拿大的人群中,更有10%左右的華人放棄了原來持有的永住簽證,轉而申請加入加拿大國籍。

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社會環境、人文環境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海外華人來說,故鄉早已不是昔日的故鄉,回家需要重新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儼然成了"二次移民"。

老趙就是一個典型的"二次移民"。 他在加拿大留學、工作共呆了15年,回到上海後回到了出國前的單位—— 一家大醫院。發現在他缺席的15年中,中國的變化太快太大了,人的觀念、同事間的關係已全部改變,不再是他原來熟悉的地方,而是一個全新的單位,他需要從頭開始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中國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和多面性又與加拿大完全不同,不適應的地方,首先集中在人際關係和子女問題上,其次是公共服務系統和生活環境。

老趙對夕子說,很多人說我們在加拿大時間長了,人都變呆了變傻了,回國後遇到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無從著手不知如何面對;以前還當笑話聽,現在自己親身一體驗才發現不服不行。

首先從我回國辦二代身份證說起吧。我家四口人,太太在10年前就入了加籍,而我一直沒有入籍。所以這次回來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原有的身份證過期,要換一個新的IC卡身份證。
原以為用原有的身份證,再拍張新照片就能搞定的事兒。結果花了我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才搞妥。

去派出所辦身份證之前我就在網上查到電話,詢問後被告知每天早8點到下午5點都可以辦身份證。結果到了派出所之後,卻被一個忙著修指甲眼睛翻在額頭上的戶籍 "娘娘"告知,只有週一和週三才能辦。好不容易等到週一,一大早跑去又被告知說網壞了,不能辦身份證,給我一個電話說到時候打電話詢問吧。週三我打電話問,那頭說可以辦了。結果折騰到派出所,又是那位"娘娘",頭也不抬地說,網又壞了,何時修好不知道。強壓住一肚子的火,一直等到下個星期。結果網倒是好了,可是管照相的沒來上班。最後實在沒轍,還是久居本市的姐姐幫我找了人,才辦上這個"珍貴"的身份證;想著什麼關係如此神通廣大,結果一問姐姐,她求的那個人是給派出所所長開車的司機。我當時無言了。

後來幾次因為孩子的身份手續問題又接觸了幾位政府的"皇上和娘娘們";深刻感受到,政府工作人員臉色難看,事難辦。上班打電子遊戲、炒股、看黃色網,就是懶得搭理你;不過,在中國要認識人,那事情就好辦多了,甭管是給領導開車的司機還是做飯的大媽;讓人感到政策由人制定的靈活性與快感。

老趙比較了一下加拿大和中國的人際關係,他說,其實外國人也有非常擅長搞人際關係學的人,不過西方的人際關係學,通常不是以血緣關係而是以利益關係為基礎的。我們中國人卻是左右開弓,血緣意味著利益的共享,血緣時不時還凌駕於利益之上,怎一部《儒林外史》和《厚黑學》說的清楚!而在北美工作,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不至於需要知道某某之背景,絕大多數人都出身普通,混飯吃還是靠本事。

在國外留學和工作時,感受到的學術氛圍好一些,很多事情都是能簡化盡量簡化,但是在國內就有所不同,有些事情明明很簡單,但一辦起來就會遇到很多麻煩。老趙用一個字眼 來形容,他說,"圈子,主要是各種各樣的圈子,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難以理解。"

老趙說,在國外,圈子似乎只是在專業上形成的,比如某個專業會有一批該領域的專家形成一個學術圈子。可在國內就有所不同,不但有學術圈子,還有行政圈子,甚至學術圈和行政圈結合起來形成更複雜的圈子。"在這些圈子中,各有各的利益代表,相互之間總會有矛盾。"他表示,如申請課題,圈子內的人自然享有優先權,因為這個圈子的利益代表會優先照顧內部人士,而且,還會對其進行所謂的包裝、攻關等,盡量讓內部人士達到目標。

老趙表示,最不適應的是國內人際關係比較複雜,而學術圈子只不過是這種感受中的一種。事實上,在科研和教學中,乃至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摩擦存在。"有些東西真的不想去面對,耗時費力不說,得罪人更加對自己的科研沒有好處,畢竟有些事情是需要相互之間共同努力的,所以,有時候乾脆惹不起就躲。"

離開多倫多的時候,老趙在大學做教授負責帶一個項目。他說自己喜歡教書、搞研究,本來想回國好好帶幾波學生,搞點研究。但是沒想到,國內的大學老師需要應付教書之外的事情太多。評職稱要論資排輩,申請科研經費要靠關係,像他這樣的外來戶也受了不少排擠。"如果成天應付這些事情,搞好'關係',哪有時間教書、搞研究啊?"這一點讓老趙很頭疼。

老趙最後說,想獻身學術的海歸們,還是留在北美做學術吧。中國的大小環境是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的。想投身商海的海歸們還是不要急著一畢業就回來。好歹在北美混個一兩年工作經驗,回來的待遇會好得多。綠海龜在國內已經不稀罕了。不過,踏入這個人際關係大漩渦之前,還是最好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来源:Bay客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捐助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