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为城镇居民一半

作者:记者林坪报导 发表:2007-05-05 15: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官方研究机构公布最新公布的2006年《农村经济绿皮书》的数据显示,在城市做工的中国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约为城镇居民的一半。

中国官方新华社的消息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近日发布《农村经济绿皮书》。绿皮书以中国2006年城镇居民为参照值,列出了当年中国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指数,反映出中国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

绿皮书显示, 2006年,中国平均的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为0.532,即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全国总体水平相当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的53.2%。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差不多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一半。

报导说,构成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包括:收入与消费、住房、健康和就医、劳动时间、社会保障,以及权益保护六个方面,共17个指标。绿皮书统计数据显示,在反映生活质量的大部分指标上,有关农民工的数据基本上都在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谈到中国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旅居美国的社会学者刘晓竹表示---

刘晓竹:“这些农民工生活在中国的最底层,当然他们知道,实际上生活在城市的这些人也知道农民工的辛苦,他们的生活条件和他们的待遇和权益,基本上还是一种半奴役状态,就是付出多,得到的少的一种被控制的状态。

对农民工的控制相当多,基本社会福利像上学、医疗等差很多,在人格、尊严上也差很多。所以如果从尊严讲就不光是一半了,大概是1/4,因为城市的人有各种办法和渠道来反映他们的意见,虽然说不是一个真正的我们认为的宪法保护的公民,但起码比这些农民工要好多了。对农民工的限制和剥夺,在人格上已经相当于是做牛做马了。”

刘晓竹分析说,中国现行的制度使得农民工没有渠道反映自己的问题,很难争取自己的利益---

刘晓竹:“一是户口,这是一个硬性的规定;第二是没有言论自由,或者舆论自由,如果有言论自由,他们的苦处、他们的不自由、他们的做牛做马、社会的不正义都可以反映出来;还有选举权,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够通过他们自己的政治参与来达到改变不公正、不平等的问题。城市居民说实话也没有选举权,但基本上他有一个区人民代表等等可以选,农民工就没有这种选举的权利和渠道,说话的权利被封杀了。”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国际商业教授苏展表示,中国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差距,如果任其继续发展,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苏展:“对农民、对民工的歧视任其发展就会在中国的城市里出现社会问题,一方面民工在受教育、在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各方面没有受到公正的待遇,所以只能处在最边缘的地位上,这是非常可悲的。中国政府应该公正地对待农民在城市里就业和生存的状态。如果不采取措施取消现在的很多歧视性的措施的话,起码可以减少出现的社会问题,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肯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国《农村经济绿皮书》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比上年增加332元,名义上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4%。这是自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纯收入实际增长率首次超过7%,高于年初预期。中国官方的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4%,为11759元,是同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3倍多。

刘晓竹认为,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并往家乡汇款,这使得农民收入的统计数字升高,但昂贵的教育、医疗负担等压在中国农民身上的重担并没有减轻,中国政府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三农问题。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