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开始蓄水,“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境”变为现实?

发表:2003-06-01 18: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6月1日零时,三峡大坝正式下闸蓄水,蓄水线以下的昔日村镇开始渐渐被淹没。中国的官方宣传机器将三峡工程称为“世纪伟业”,并说“随着开始蓄水,‘高峡出平湖’的百年梦想从诗境变为现实”。但是,为了这一“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境”,数十万人被迫离开了他们世代生长的家园。路透社记者采访了几位三峡移民。

三峡工程6月1日开始蓄水,蓄水至135米水位时将淹没湖北省和重庆市的12个区、县。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中国的新闻媒体热衷于宣传三峡工程将带来的防洪、发电和航运的好处,国外的媒体则关注的是三峡大坝近期出现的裂缝、库区生态问题、工程与经济上的合理性问题以及移民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路透社记者本.布兰哈德关心的是在三峡开始蓄水的时刻,库区移民的心情是怎样的。今年47岁的谢兴碧(音)女士满眼泪花地对路透社记者说:“我想我再也不能回老家了,我们得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了。”三年前,在政府的安排下,谢兴碧一家被迫从重庆的一个县迁往1600公里以外的上海崇明岛。

谢兴碧的女儿柯春燕(音)今年21岁,她在只有一副梯子和一张床的房间里对路透社记者说:“谁来关心我们呢?我们被抛弃到了这里。我们甚至不知道今天是下闸蓄水的日子。”

谢兴碧家的一台黑白电视机只能接收崇明岛电视台的信号,因此她特地来到邻居的家里通过收音机来听三峡蓄水的消息,她与其说是关心这一“世纪工程”,倒不如说是为从这一刻开始故土沉入水底而痛心。她神情黯淡地对记者说:“我女儿今年该上大学了,但是我们哪里有钱交学费啊。”

沙云强(音)一家是从重庆的云阳县迁到上海崇明岛的。他向记者抱怨,他们迁徙到崇明岛以后,发现当地缺少就业机会,基础设施也很差,政府许诺的搬迁定居资助也没有兑现。他说:“我在这里没有任何收入。在重庆云阳老家,我靠务农生活得很好,每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现在我只有家门口的几亩地可种。”沙云强告诉记者,他们移民到这里以后,当地人都对他们这些新来户持排斥和反感的态度,说重庆来的人脏。

路透社记者采访了崇明岛的一个叫陈德生(音)的49岁的当地人。陈德生对记者说:“好工作都给了这些新移民了,他们还得到了大房子和政府补贴。他们是幸运者,可他们还是总抱怨。”

沙云强可没有觉得自己是个幸运者。他说,他们向政府反映移民后的困难情况,得到的只是三言两语的答复。“我们被骗到了这里,现在没有任何出路了”,他说。

德国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