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針是否耗氣,和針刺的選穴配伍、針刺手法是補法還是瀉法都有關係。(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經常聽到有病人說扎針會耗氣,我問他為什麼這麼說呢?答曰:「我扎了一段時間的針灸,感覺胳膊、腿發軟,渾身無力。」那麼扎針會不會耗氣呢?當然會。扎針會調動人體的氣去疏通經絡,攻沖病灶,就像調動軍隊去打仗一樣,肯定是要消耗兵力的。當然,有些人也許會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感覺不到耗氣,有些人反而越扎針越有力氣,為什麼呢?
著首先說一說什麼是氣?中國古代哲學認為氣是運動的、至精至微的一種物質,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氣分清濁,清氣上行,積陽為天;濁氣下降,積陰為地。而人是宇宙的產物,所以人也是由氣構成的。正如《素問・寳命全形論》中說:「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中醫基礎理論認為: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包括呼吸、血液循環、飲食、排泄、走路、體力勞動、抵禦外邪等等,所有的活動都是靠氣的推動來完成的。換句話說就是要消耗氣這種能量的,但是人體又能夠生成氣。人體通過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以及脾胃消化飲食中的精微物質,在元氣的參與下,可以產生氣。
人體氣的消耗和生成總是在動態平衡中。如果氣的消耗超過了生成,人就會感覺倦怠乏力,氣短等氣虛表現。反之人會精力旺盛,渾身有力。比如:一個人幹重活或者長跑後會出汗、感覺疲乏,這是因為過度的活動消耗了人體的氣。當他吃東西或休息後會感覺輕鬆,就是他的氣又補回來了。
針灸對人體氣的調整也是雙向性的。《素問・厥論篇》中說:「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這就要求我們在針灸臨床上,首先要辨清患者的虛實狀態,然後採取補虛瀉實的方法治療。如果虛實搞不清,療效不好,還可能加重病情。在中醫界有一個虛虛實實之戒,被視為治療上的原則性錯誤。就是虛證你卻用瀉法,實證你用補法,都會貽誤病情,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胡光老師曾說過:偏癱的病人你老是扎醒腦開竅針法效果不好,如果你先扎一段時間的老十針,再扎醒腦開竅針法效果就特別好。原因就是很多偏癱病人都氣虛明顯,這時候你再調動人體的氣血去疏通經絡,修復組織,可是沒有多餘的氣血可用啊?就像你要去打仗,沒有士兵、沒有糧草你怎麼去打呢?所以先用老十針健運脾胃,補益氣血,等氣血補足了,再扎針效果就好了。這說明針法也是分補瀉的,如果用補益氣血的穴位和手法,就會起到補氣的作用。如果病人本來就氣虛,還不注意補氣,病人的氣會更虛的。
所以呢,扎針雖然耗氣也不用害怕,只要根據機體的虛實狀態,採用正確的補瀉穴位和手法,是不會有問題的。
作者簡介:肖川為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學碩士畢業,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治醫師,有十幾年中醫臨床經驗。
責任編輯:亞靜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