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下大「利」 漁民撈油周掙3萬致癌風險大

發表:2010-07-26 21: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明報訊,大連爆炸漏油事故,致旅遊業重創,但清除海面浮油,似乎又帶來大量「商機」。當前,政府鼓勵市民參與「撈油」,因「撈油」利大,「撈油」生意紅火。連日來,數千漁民日以繼夜,出海撈油,不眠不休;事件發生一週來,有人最多掙了3萬多。

回收浮油利大 市民舍命撈浮油

當局為避免和減少漏油事故對旅遊產生的影響,政府和很多街道辦事處鼓勵市民參與清污。為鼓勵「撈油」,當局以每桶300元或每船1000元的價格回收浮油。

連日來,近千隻小船出海作業,有人日夜不眠,連續作戰,最多者已掙得3萬多元。上週六(24日)晚,在金石灣大橋下,記者見到多艘漁船滿載而歸。一名市民正搬出啤酒,準備慶祝。他坦言:「兩天兩夜未睡,賺24,600元。睡個好覺,睡醒接著干。」

「不要以為油撈上來就完了」

大連新港油管爆炸事件,致受約430平方公里海域遭受污染,重度污染海域約為12平方公里。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內地發言人鍾峪表示,石油含有芳香烴等致癌物,「不要以為油撈上來就完了」。

今次當局雖積極清污,多個海灘亦採取換沙方式,但油層滲入40厘米地下,「致癌物仍存在」。鍾峪說,海灘上很多是外地不知情遊客,但很難看見當局設置的禁止下水的警示牌。

對於受污染的海鮮如何處理,當局亦未給予任何指示。鍾峪認為,不排除部分受污染海鮮已流入市場。她還表示,對於海參等有包裝海鮮,很難鑑定是否受污染,「這都是很危險的。」她最後指出:「資訊不公開,致使許多民眾對此並不知情。」她還表示,連日來,綠色和平組織義工在一些海灘設置「請勿下水」警示牌,但隨即被周圍保安拔出扔掉。她說:「不要以為油撈上來就完了。未來生態丶海洋生物評估,資訊再不公開,危害更大。」

未戴口罩徒手刮油 可至癌症

當局雖鼓勵民眾「撈油」,但未介紹最基本的衛生措施。撈油民眾皆用最原始的「手刮」方式,很多人未洗手便拿食物吃的情形很常見。鍾峪表示,撈油者既未受過專業培訓,更無配備基本的防護裝備,許多人赤膊上陣,連口罩都沒有。

很多民眾以徒手方式「撈油」,未洗手便拿食物吃的情況很常見。

鍾峪表示,多環芳烴被吸入人體後會損害呼吸系統,導致造血功能衰竭甚至癌症。孕婦近距離接觸會增加胎兒畸形風險,而食用受污染食物會影響智力。

市民擔心政府開「白條」

參與「撈油」的市民表示,「撈油」只能採用土法,用手或木條在海面上一點點「刮」。當前,政府雖鼓勵市民參與,令「撈油」生意紅火。但市民真正擔心的,當地政府現時開出的白條(欠單),是否能夠兌現成現金。而對於石油包含多環芳烴等致癌物,幾乎所有參與「撈油」市民並不知情。

来源:看中國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