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當東方含蓄遭遇西方奔放(圖)

發表:2010-06-15 16: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不知是不是因為我從小就是感情很外露的緣故,自離家後,每次見到爸爸媽媽,都會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所以我和父母的感情非常好,彼此之間的交流也比較暢通;後來我家老大受我的影響,也逐漸從抗拒到出門時主動拉著我的手,美其名曰:怕我走路不看路,撞到電線桿;到了我家寶貝倆,更是每天給爸爸媽媽口水洗臉。所以我們這樣一家,在華人圈裡,不算保守。不過,對比於西方人的熱情奔放,我們還是有小巫見大巫的感覺。比如:

1、告別時的熱烈擁抱

第一次遭遇尷尬,是我家的古董老大,那還是生寶兒前,我的同事們在我帶的一個學生家裡辦BabyShower,聚會結束的時候,那學生站在家門口跟我們一個個擁抱告別。我家老大看著那個漂亮的墨西哥小姑娘伸開手臂等著擁抱,居然極端不好意思的紅了臉,把我笑得,就差滿地打滾了:別胡思亂想哦,那只不過是一個禮節而已。

等到寶兒出生,醫院是在學校旁邊,俺還沒出院,同事們就打電話來要看新生兒。說來好笑,寶兒是5年來我們實驗室出生的第一個嬰兒,一大群男男女女在病房裡熱熱鬧鬧的看稀奇。我還真是佩服自己當時帶了還算合體的衣服,否則那可就不是一般的狼狽了。不過等他們走時,看著那群人高馬大的朋友們站在門邊等著和我相擁而別,我也覺得有點心虛和僵硬。不過我要說明的是:別以為美國人熱情,所以大家平時都你抱過來我抱過去的沒個分寸--平時上班時每個人都很自覺地保持一定的距離,相互之間基本上沒有肢體接觸的,就算是不小心碰到,也要道一聲「sorry」,至於言語上的肆無忌憚,就更要小心了,稍不注意,可就會被別人告你「性騷擾」,那可就是大事了。

這兩次過後,我才逐漸發現每個找到新工作離開的人,都會在臨走時習慣性的和其他人這樣再見,嘿嘿,抱著抱著的,逐漸的也就習慣了這種送別時的禮節性擁抱。

2、見面時的甜言蜜語

等到寶兒上了學,我才理解西方人情感奔放不僅僅是肢體表現,更多的是語言。從他三歲上學前班開始,幾乎每逢年過節,寶兒都會拿出一些小手工作品,無一例外的都會寫上:「我愛爸爸(媽媽、,」或是「謝謝你,爸爸(媽媽、。」非常溫馨感人。漸漸的當這個小洋鬼子的英語越來越熟練的時候,寶兒的嘴巴也開始越來越甜,天天的「Mommy,Iloveyou!Youaremybestfriend。」特別是犯了錯誤時,還沒等媽媽教訓,小寶兒先扑過來:(媽媽,你知不知道我多愛你?、「Mommy,Iamsosorry,DoyouknowhowIloveyou?」你說,這種狀況下,媽媽還怎麼教訓的下去?

慢慢的,媽媽在他的帶動下,在家裡嘴巴也開始甜起來,知道誇寶貝是我的「蜜糖」和「甜心」。還知道誇他們是媽媽最可愛的孩子,不管他們做了多麼小的一件好事,媽媽都會說聲謝謝,以比較誇張的方法告訴他們媽媽愛他們。不過在外人面前,爸爸和媽媽對小寶貝倆還是比較嚴肅的,那種西方人隨口就衝出的麻酥酥的語言,我們還真是說不出來。

3、大庭廣眾之下的甜蜜吻別

隨著寶兒的長大,我才發現,原來這種甜蜜攻勢實在很強大,讓你不知不覺地就會深陷其中,而且還會變本加厲。

以前每次送寶兒上學,我都會輕輕抱抱他,跟他說再見,下午爸爸會接。可是現在,這招不太靈啦,人家要求還要再親一下,而且越是老師和別的家長在的時候越要親親他。這個對於我這個東方的含蓄媽媽來說還真不容易。直到有一次他同學的媽媽很羨慕的說一句:「你們兩個好甜蜜」,再看著寶兒滿足的微笑,我才明白小人兒是羨慕別的同學不經意流露出的的母子深情,嚮往著同樣的待遇。這個時候,跟他講我們東方人的含蓄不外露顯而易見是不合時宜的。最簡單的辦法,還真就是滿足他的要求,嘿嘿,還別說,當我真的做到這一點,心裏的感覺也是甜絲絲的。

好容易等媽媽克服了心理障礙做到這一點,小人兒的標準又提高了,要求我能在學校對他說「Iloveyou,sweetie!」不過人家這回要求提得比較含蓄,先是緊緊抱著媽媽不讓走,然後對媽媽說:「Mommy,ILoveyou!Doyouloveme?」剛開始時,我還要左看看,右看看,不過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爸爸媽媽在擁抱親吻自家的寶貝,然後絮絮叨叨的說著Honey,Sweetie的話,看來我家寶兒融入美國文化的速度比我想像得快哈,嗨!這也沒什麼了不得的,畢竟是自家寶寶,於是幾次下來,媽媽的甜言蜜語與熱烈的肢體語言在大庭廣眾之下也逐漸的越來越順溜。

最讓我驚訝的,還是今年的母親節前夕,那一週,寶兒天天跟我唱:Youaremysunshine(你是我的陽光)。正感動呢,寶兒來了一大串英文,不好意思,沒記錄下來,但大體的中文是可以翻譯的,他說:「媽媽,我愛你,一直到從金星走到火星,從水星走到地球那麼長的時間。」您說聽這話當媽媽的哪裡還不暈?正樂滋滋的呢,人家又說了,媽媽你呢?

我?嘿嘿,就是我想重複,這話還沒學會呢,再說,天天這麼肉麻那還得了?於是媽媽故作高深狀:「你說呢,寶貝?」一邊暗想,看來我的修煉還沒到頭,小傢伙現在無論是英語還是甜言蜜語,都是一日千里的進步呀!

4、美國孩子愛的教育

寶兒在給媽媽念他寫在母親節的文章--愛。篇幅太長,無法全部展開,在這裡他敘述了一個5歲兒子對媽媽的愛與關心,書畫俱全,叫媽媽如何不愛他?他邊上的其他孩子也都在給自己的母親念文章。

一直到今年的母親節,我才真正明白西方人的這種熱烈與奔放由何而來。5月10號,母親節過後的頭一天,他們學校為學前班的母親們舉辦一個感謝會,邀請所有的母親參加,由於正好是我上班時間,本想不去,可是週六時一群孩子的家長都提醒我:最好去!而且別的孩子媽媽肯定會去,不去的話孩子會哭的。寶兒也是,天天跟我說要給我一個驚喜,為了不想寶兒失望,媽媽去了。不想,最後感覺不虛此行的那個居然是我……

那天幾乎所有的媽媽都到了,老師先安排家長坐在孩子們的椅子上,然後,孩子們從外面魚貫而入,每人手裡一隻玫瑰花,走到自己母親的身邊,一個擁抱,一個親吻:「媽媽,謝謝你!」我的眼睛不禁有點濕潤,接著孩子們做到母親的對面的小凳子上,開始給媽媽們唱歌:

寶兒班上感謝媽媽演唱會現場,看看,是不是各個膚色的人種都有?其中只有倆個是華裔。

第一首:Mymotherhasaspecialname,it'smommy。大意是說,我的媽媽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mommy。我喜歡每天擁抱她,親吻她,然後會說媽媽我愛你。

第二首:我愛你,媽媽。大意是:媽媽我愛你,我親愛的媽媽,當我傷心的時候你讓我快樂,我想告訴你我愛你媽媽,當我和你在一起時,我是這麼快樂。

其實寫到這裡,我依然可以想起我當時的感動。後面還有兩首歌,一首詩謝謝媽媽的親吻,擁抱和愛,還有一首是說媽媽是很特別的女性。都是借用的尋常兒歌的曲調,老師加的新詞。如果喜歡,可以到我的播客裡找。

由此,不難猜想為什麼寶兒會有如此種種舉動了吧?北美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想愛就大聲說出來,對周圍的人為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充滿感激(每年兩次,聖誕節,謝師節,父母也會為孩子準備謝師禮,讓他們對老師說謝謝)。所以長大以後,他們可不是就會很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當然,聽到的人也很美滋滋啦。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