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当东方含蓄遭遇西方奔放(图)

发表:2010-06-15 16: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从小就是感情很外露的缘故,自离家后,每次见到爸爸妈妈,都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所以我和父母的感情非常好,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比较畅通;后来我家老大受我的影响,也逐渐从抗拒到出门时主动拉着我的手,美其名曰:怕我走路不看路,撞到电线杆;到了我家宝贝俩,更是每天给爸爸妈妈口水洗脸。所以我们这样一家,在华人圈里,不算保守。不过,对比于西方人的热情奔放,我们还是有小巫见大巫的感觉。比如:

1、告别时的热烈拥抱

第一次遭遇尴尬,是我家的古董老大,那还是生宝儿前,我的同事们在我带的一个学生家里办BabyShower,聚会结束的时候,那学生站在家门口跟我们一个个拥抱告别。我家老大看着那个漂亮的墨西哥小姑娘伸开手臂等着拥抱,居然极端不好意思的红了脸,把我笑得,就差满地打滚了:别胡思乱想哦,那只不过是一个礼节而已。

等到宝儿出生,医院是在学校旁边,俺还没出院,同事们就打电话来要看新生儿。说来好笑,宝儿是5年来我们实验室出生的第一个婴儿,一大群男男女女在病房里热热闹闹的看稀奇。我还真是佩服自己当时带了还算合体的衣服,否则那可就不是一般的狼狈了。不过等他们走时,看着那群人高马大的朋友们站在门边等着和我相拥而别,我也觉得有点心虚和僵硬。不过我要说明的是:别以为美国人热情,所以大家平时都你抱过来我抱过去的没个分寸--平时上班时每个人都很自觉地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之间基本上没有肢体接触的,就算是不小心碰到,也要道一声“sorry”,至于言语上的肆无忌惮,就更要小心了,稍不注意,可就会被别人告你“性骚扰”,那可就是大事了。

这两次过后,我才逐渐发现每个找到新工作离开的人,都会在临走时习惯性的和其他人这样再见,嘿嘿,抱着抱着的,逐渐的也就习惯了这种送别时的礼节性拥抱。

2、见面时的甜言蜜语

等到宝儿上了学,我才理解西方人情感奔放不仅仅是肢体表现,更多的是语言。从他三岁上学前班开始,几乎每逢年过节,宝儿都会拿出一些小手工作品,无一例外的都会写上:“我爱爸爸(妈妈、,”或是“谢谢你,爸爸(妈妈、。”非常温馨感人。渐渐的当这个小洋鬼子的英语越来越熟练的时候,宝儿的嘴巴也开始越来越甜,天天的“Mommy,Iloveyou!Youaremybestfriend。”特别是犯了错误时,还没等妈妈教训,小宝儿先扑过来:(妈妈,你知不知道我多爱你?、“Mommy,Iamsosorry,DoyouknowhowIloveyou?”你说,这种状况下,妈妈还怎么教训的下去?

慢慢的,妈妈在他的带动下,在家里嘴巴也开始甜起来,知道夸宝贝是我的“蜜糖”和“甜心”。还知道夸他们是妈妈最可爱的孩子,不管他们做了多么小的一件好事,妈妈都会说声谢谢,以比较夸张的方法告诉他们妈妈爱他们。不过在外人面前,爸爸和妈妈对小宝贝俩还是比较严肃的,那种西方人随口就冲出的麻酥酥的语言,我们还真是说不出来。

3、大庭广众之下的甜蜜吻别

随着宝儿的长大,我才发现,原来这种甜蜜攻势实在很强大,让你不知不觉地就会深陷其中,而且还会变本加厉。

以前每次送宝儿上学,我都会轻轻抱抱他,跟他说再见,下午爸爸会接。可是现在,这招不太灵啦,人家要求还要再亲一下,而且越是老师和别的家长在的时候越要亲亲他。这个对于我这个东方的含蓄妈妈来说还真不容易。直到有一次他同学的妈妈很羡慕的说一句:“你们两个好甜蜜”,再看着宝儿满足的微笑,我才明白小人儿是羡慕别的同学不经意流露出的的母子深情,向往着同样的待遇。这个时候,跟他讲我们东方人的含蓄不外露显而易见是不合时宜的。最简单的办法,还真就是满足他的要求,嘿嘿,还别说,当我真的做到这一点,心里的感觉也是甜丝丝的。

好容易等妈妈克服了心理障碍做到这一点,小人儿的标准又提高了,要求我能在学校对他说“Iloveyou,sweetie!”不过人家这回要求提得比较含蓄,先是紧紧抱着妈妈不让走,然后对妈妈说:“Mommy,ILoveyou!Doyouloveme?”刚开始时,我还要左看看,右看看,不过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爸爸妈妈在拥抱亲吻自家的宝贝,然后絮絮叨叨的说着Honey,Sweetie的话,看来我家宝儿融入美国文化的速度比我想象得快哈,嗨!这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毕竟是自家宝宝,于是几次下来,妈妈的甜言蜜语与热烈的肢体语言在大庭广众之下也逐渐的越来越顺溜。

最让我惊讶的,还是今年的母亲节前夕,那一周,宝儿天天跟我唱:Youaremysunshine(你是我的阳光)。正感动呢,宝儿来了一大串英文,不好意思,没记录下来,但大体的中文是可以翻译的,他说:“妈妈,我爱你,一直到从金星走到火星,从水星走到地球那么长的时间。”您说听这话当妈妈的哪里还不晕?正乐滋滋的呢,人家又说了,妈妈你呢?

我?嘿嘿,就是我想重复,这话还没学会呢,再说,天天这么肉麻那还得了?于是妈妈故作高深状:“你说呢,宝贝?”一边暗想,看来我的修炼还没到头,小家伙现在无论是英语还是甜言蜜语,都是一日千里的进步呀!

4、美国孩子爱的教育

宝儿在给妈妈念他写在母亲节的文章--爱。篇幅太长,无法全部展开,在这里他叙述了一个5岁儿子对妈妈的爱与关心,书画俱全,叫妈妈如何不爱他?他边上的其他孩子也都在给自己的母亲念文章。

一直到今年的母亲节,我才真正明白西方人的这种热烈与奔放由何而来。5月10号,母亲节过后的头一天,他们学校为学前班的母亲们举办一个感谢会,邀请所有的母亲参加,由于正好是我上班时间,本想不去,可是周六时一群孩子的家长都提醒我:最好去!而且别的孩子妈妈肯定会去,不去的话孩子会哭的。宝儿也是,天天跟我说要给我一个惊喜,为了不想宝儿失望,妈妈去了。不想,最后感觉不虚此行的那个居然是我……

那天几乎所有的妈妈都到了,老师先安排家长坐在孩子们的椅子上,然后,孩子们从外面鱼贯而入,每人手里一只玫瑰花,走到自己母亲的身边,一个拥抱,一个亲吻:“妈妈,谢谢你!”我的眼睛不禁有点湿润,接着孩子们做到母亲的对面的小凳子上,开始给妈妈们唱歌:

宝儿班上感谢妈妈演唱会现场,看看,是不是各个肤色的人种都有?其中只有俩个是华裔。

第一首:Mymotherhasaspecialname,it'smommy。大意是说,我的妈妈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mommy。我喜欢每天拥抱她,亲吻她,然后会说妈妈我爱你。

第二首:我爱你,妈妈。大意是:妈妈我爱你,我亲爱的妈妈,当我伤心的时候你让我快乐,我想告诉你我爱你妈妈,当我和你在一起时,我是这么快乐。

其实写到这里,我依然可以想起我当时的感动。后面还有两首歌,一首诗谢谢妈妈的亲吻,拥抱和爱,还有一首是说妈妈是很特别的女性。都是借用的寻常儿歌的曲调,老师加的新词。如果喜欢,可以到我的播客里找。

由此,不难猜想为什么宝儿会有如此种种举动了吧?北美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想爱就大声说出来,对周围的人为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充满感激(每年两次,圣诞节,谢师节,父母也会为孩子准备谢师礼,让他们对老师说谢谢)。所以长大以后,他们可不是就会很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然,听到的人也很美滋滋啦。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