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发达,水越黑”是真命题

作者:钟茂初 发表:2009-09-01 13:4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7月初,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符传君,只因其回答记者"海口污水问题为何长年未解决?"的采访时,抛出"雷"人之语:经济发达的地区,水越黑。对此,有网友认为这是海口水务局"漠视民生、不作为"的表现,被网友冠称"史上最牛的不作为托词"。而有环保专家表示,符传君的话有一定道理,但只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很快能解决水污染问题。笔者对"最牛局长"为自己的工作找托词是不同情的。但不能因人废言,他所说的"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水越黑",是一个千真万确的命题!只不过他自己未必理解以下的内涵--

发达的经济,导致"黑水"是必然的!但它黑的未必一定是自己家门口的"水";可能是黑的自己家的地下水、到后半辈子才会察觉,也可能是黑的别人家门口的"水",也可能是把黑水掺到所有水中、让大家都不察觉,还可能是黑的子孙后代的"水"。

如果不能坦率地承认"越发达,水越黑"这个真实,那么只能说是一种"鸵鸟心态"。现实中,在讨论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时,人们总爱用"经济-生态双赢"的提法。对此,笔者认为:

(1)"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在局部的区域可能能够得以实现,而在全球范围内难以实现。这是因为,现实中局部区域的"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多数来自两种途径,一是"损人利己",即:通过环境影响转移而损害他人的经济利益或环境利益来实现;二是"自欺欺人",即以某一种生态风险的方式,把生态破坏的危险遗留给未来、他人或后代人。因此,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不应侈谈"双赢"。

(2)在现实中,与其说"经济与生态的双赢"、不如说是"经济与生态的两难权衡"。任何的经济增长活动都有其负面影响。

(3)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会得到改善吗?实证分析表明,发达国家或地区走过的发展道路:由不断加深的环境退化转向环境逐步改善。之所以得到改善,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前提,那就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改善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恶化过程中实现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新浪论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