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成“台风登陆”重地

发表:2002-05-12 03: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台湾彰化商业银行昆山代表处4月8日正式揭牌。作为首家进驻大陆的台资金融机构,彰化商业银行选择苏州的昆山,而不是传统的台资集中地--广东或福建,显然有他们长期发展策的周详考虑。

据联合早报报道,昆山是苏州的六个县市及辖区之一,也是台资在长江三角洲的重镇所在,除此之外,苏州本身--不论是新区或工业园区,以及吴江等地,台湾的投资也占据主要地位。

到底来自台湾的投资,占苏州的外来投资比例有多大呢?以昆山为例,到去年年底,昆山市累计合同外资超过63亿美元,实际到位33亿美元,占大陆吸引台资的十分之一。作为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难怪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台资金融机构,会看中昆山,也就是苏州。

即使你到苏州的老城区,在干将路、人民路、临顿路和观前街一带走走,也能感受到一些“台风”,最明显便是台式的餐饮及娱乐业,比如歌舞厅,有的便称为“飙歌城”,也不是传统的卡拉OK称法。

苏州市吸引台资的工作,起步于1988年。经过十多年持续快速的发展,不断刷新纪录,形成“高增长、高科技、高聚集和高收益”的“四高”特点。

首先是高增长。近年来,苏州市吸引台资工作,有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的一年,全市广义合同台资达24亿美元,2001年的高速增长更加迅猛,全年新批台资企业780家,广义合同台资达46亿美元,约占同期全市吸引外资总数的52%及65%。

形容“迅猛”并不是夸大之词,昆山不过是苏州市辖的县级城市,近在咫尺的“老大哥”上海,去年也不过吸引外资73亿美元。截至目前为止,全苏州市台资企业达3000家左右,其中昆山有1300多家,苏州广义合同利用台资140多亿美元,成为台商在中国投资的密集地。

第二个特点是高科技。在产业分布上,电子信息业异军突起,成为新一轮台商投资的主体。台湾电子企业自1993年开始进入,1997年大规模布局,1998年以后,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目前,苏州共有台商投资的电子信息企业500多家。台湾前20家最大的电子上市、上柜公司,15家已落户苏州,如明基、华硕、鸿海、大同、华宇等,形成了以电子龙头为主,生产协作配套齐全,研发、制造、销售同步发展的格局。

第三是企业的高聚集现象。目前台湾百大富豪和上市公司中,近120家在苏州投资兴办了232个项目,平均协议台资额2400多万美元。大企业进驻苏州后,相关配套企业纷纷跟进,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配套企业紧密结合的群体。

高聚集也表现在区域聚集上。苏州的台资企业已形成了“三沿”的产业布局。一是沿沪宁高速公路,形成一条电子信息产业带,主要集中在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内;二是“沿江”布局,沿长江的太仓、常熟、张家港集中了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等产业;三是“沿镇”布局,沿中心镇布局,如昆山玉山、张浦等乡镇,台资企业数接近一百家。

第四个特点是高效益。初步调查表明,在已开业投产的台资企业中,接近90%,不是已经赚钱,就是处在持平的状态。由于经营状况良好,企业纷纷增资扩产,近两年,台资企业每年的增资额,均保持在8亿美元左右,增资,成为全市利用台资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对台经济的蓬勃发展,给苏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台资在苏州市引进外资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从1992年的21%,到2001年的60%,累计占全市引进外资的30%。

台资企业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以信息产业为例,台湾的生产、技术,几乎和世界水平同步;台资的涌入,也给苏州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苏州台资企业共用职工20余万人。

大陆猛刮“台风”,风势的越来越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长江三角洲,尤其是上海和周边的苏州,也将继续成为“台风登陆”的前哨重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