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宜護肝和養肝。(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老話常說:養肝等於養命。養護肝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春季是養肝護肝的最好時節,此時做好養生保健,能夠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傳統醫學素來有「春宜養肝」之說,究竟該如何在春季養肝護肝?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天時、天人合一,中醫認為肝屬木,與春季相應。春天是生發的季節,而肝主疏泄,因此有「春宜養肝」的說法。
除此之外,春季萬物復甦、陽氣始發,人的肝氣亦變得旺盛。但是如果肝氣不順,與春天的生化之氣不相符,就會導致諸多肝臟疾病容易在春天加重和復發。若能趁此時機,好好調理肝臟,便可增強免疫力,讓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所以春季最宜養肝。
1、容易喝醉的人
喝一點就感覺「醉了」,往往提示肝臟功能下降,不能完全代謝酒精。
2、面色暗沉,皮膚粗糙的人
肝臟是人體蛋白質、脂肪代謝的重要器官,對激素的生成和滅活有重要影響,肝功能不好的人多表現面色發黑、皮膚粗糙,粉刺叢生;部分女性甚至出現類似酒糟鼻樣的鼻頭髮紅。
3、食慾不振的人
肝臟分泌的膽汁是促進消化的關鍵因素,肝功能減退,直接導致膽汁分泌減少,從而出現食慾不振。當然不是所有的食慾不振都是肝臟引起,既往有肝病病史的人尤其應該注意。
4、容易疲憊的人
肝臟分泌的膽鹼脂酶,具有控制神經和肌肉結合的能力,當肝臟受損時,類似膽鹼脂酶的糖蛋白分泌減少,神經肌肉結合的能力紊亂,容易導致疲憊感出現。
肝開竅於目,所以一旦肝有問題,通常會通過眼睛來反映。
1、眼有血絲:肝火過旺
肝火會影響肝經上行,所以當肝火過旺時,火氣就會隨著血液循環到達眼睛,導致眼睛發炎出現紅血絲。此外,肝火旺還常常表現為眼紅、眼乾、眼部分泌物變多等。
2、眼睛酸澀:肝血不足
眼睛最需要的就是肝血的滋養。「久視則傷血」,傷的就是肝血。用眼過度會消耗肝血,當肝血不足時,人的眼睛就會變得疲勞、酸澀,視力也跟著下降。
3、眼睛怕光:肝陰不足
除了肝血的滋養,眼睛還需要肝陰的滋養,當肝陰出現不足時,會導致供給眼睛的水液缺乏,眼睛就會出現搔癢、怕光的情況。
4、眼睛發黃:肝功能代謝受損
當肝臟受損時,人體內會分泌大量的膽紅素,而肝功能代謝能力降低,會導致膽紅素過高無法及時排出體外,膽紅素便會隨著血液循環到達眼睛,出現眼白髮黃的情況。
春季養肝護肝的五大原則
1、養護雙眼
最方便的養肝法其實就是閉目養神。此外,還可以做眼保健操來緩解眼疲勞,養護雙眼。
2、拒絕熬夜
中醫說「人臥而血歸於肝」,人平臥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另一方面,人體運行遵循晝夜節律,在每晚子時(23:00~1:00),人如果處於睡眠狀態,這樣肝臟藏血量大,更有利於它的休息和恢復。
3、調暢情志
春季肝氣旺盛,情志不暢易怒易郁,要想肝臟強健,應儘可能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如遇到不快的事首要戒怒,如無法控制應及時進行適當宣泄,可防肝氣鬱結。但宣泄時間不宜超過3~5分鐘。可經常回憶一些趣事,聽音樂放鬆,與朋友交談,春遊踏青等等方式轉移生活中的不開心。
4、適量運動
在寒冷的冬季裡,人的活動量減少,身體多項機能還在「冬眠」,因此春天運動要「慢」,可以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舒緩運動。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促進納新,強身健體,又可以怡情養肝,達到保健目的。
5、謹防傷肝
酒精、腐爛霉變食物、添加劑過量、醃製的食物都會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應盡量避免或減少攝入;此外還要注意避免藥物傷肝,服藥需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責任編輯:小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