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傳染病大爆發 為什麼中國比別國嚴重?(圖)

解除"清零"的前前後後——寫在解除"清零"一週年

作者:胡平 發表:2023-12-10 05: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
2023年1月14日,中國上海一家醫院的急診室(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2月10日訊】2022年12月7日,中國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結束"清零"措施。

僅僅半個月前,11月22日,衛健委還宣稱要「堅定不移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然而,11月24日烏魯木齊的一場大火,點燃了蔓延全國的白紙運動。運動的主要訴求就是反對當局的「動態清零」。在運動中不少人喊出要自由要人權的口號,有些勇敢的年輕人還喊出了「習近平下臺」「共產黨下臺」。當局在驚恐之餘,不得不匆匆宣布結束「清零」。

在12月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當局還在自吹自擂,說什麼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近三年來,我們有效應對了五波全球疫情的衝擊,感染率和死亡人數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可是,當局話音未落,言猶在耳,一場史無前例的疫情海嘯就席捲全國。幾乎所有人都被感染,醫療系統瀕臨崩潰,火葬場日夜加班。有網友寫了一幅對聯:三年封控白費心機;一朝放開心肌白肺。

中國政府的「動態清零」:用核酸耗盡醫保,用封城阻斷生產和物流,用三年時間管制退燒藥,破壞整個醫藥生產鏈,不引進國外疫苗,不儲備退燒藥,不普及醫學自救知識,沒有分級醫療預案,沒有藥品應急預案,在流感不易爆發的夏季管制,在流感容易爆發的冬季放開。到頭來,中國人感染新冠的不比別國的少,死的人也不比別國的少,只是徒然的經受了比任何國家都更嚴厲的封控,造成了比任何國家都更嚴重的次生災害,包括經濟的衰退。正像一位網友說的,連失敗都失敗得如此失敗!

不幸的是,事情並沒有到此為止。

今年自入冬以來,中國出現了極為罕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大爆發。尤其是北方,很多醫院人滿為患;尤其是兒童,大片大片的被感染。中國政府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異常的或新的病原體。但願如此。只是鑒於過去中國政府的不良信譽,人們對此不能不將信將疑,保持警惕。

世界衛生組織說,在解除限制後出現呼吸道傳染病的激增並不奇怪,其他國家在取消了對新冠的限制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按照專家的解釋,這是因為在疫情管控期間,一般人感染新冠的機會少了,同時感染其他傳染病的機會也少了。由於人體受到過份的保護,接觸各種病原體的機會大幅降低,導致免疫力下降。專家們稱之為"免疫不足(immunity gap)"。一旦解除封控,各種病原體乘虛而入,人們比往常更容易被感染。有人把這稱之為還債,還免疫債。因為中國實行封控的時間特別長,力度也特別大,因此一旦解除封控,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增加就比其他國家都來得更凶猛更嚴重。這就是說,眼下中國這場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潮,其實是當局「動態清零」的後遺症。

從2019年冬新冠疫情發生,到現在已經整整四年了。可是直到今天,由於中國政府的刻意阻止,病毒溯源都沒能取得進展。這四年來,中國和世界都經受了一場大災難。正如我早就指出的那樣,這場大災難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整個新冠疫情大災難的癥結,就是在疫情初期,中共當局,首先是習近平,不准公布疫情,拒絕啟動應急機制,錯過了把疫情扼殺於萌芽狀態的、防止疫情大規模擴散的時間窗口。又由於中共當局隱瞞真相,發布不實信息和虛假數據,嚴重地誤導了各國政府與民眾。再有就是,習近平為了能確保二十大實現三連任,一再拒絕專家們早就提出的逐步放開的合理建議,堅持「清零」,一味蠻幹;然後又在毫無預案和準備的情況下驟然解封,徹底躺平,導致空前的疫情海嘯,使得中國人在兩個月蒙受的健康與生命的損害就超過了其他國家的三年,而且還留下了比別國更嚴重的後遺症,如此等等。在此,我們必須表明問責中國政府、問責習近平的堅定立場。這至少是一種道義的宣判。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