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女人們 家裡家外一樣勞動(圖)

作者:撒潑天團 發表:2023-01-27 07: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菜市場
北京菜市場(圖片來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月27日訊】時隔三年,我們終於迎來了一個沒有行程碼、不用擔心隔離的農曆新年,很多人早早踏上了歸途,期待著一場久違的團聚。

無數人選擇團聚,但仍舊有人在堅守。即使在大年三十這樣的一個日子裡,城市仍舊在運轉,那必然有人在工作。

因為種種原因,這個新年,我也留在了上海。於是,在大年三十當天,我走上了街頭,和仍堅守在崗位的女性聊了聊。

李阿姨今年55歲,來自山東菏澤,已經四年沒回家了。

她是家裡的大姐,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因為要照顧家裡,加上自己「逃學」,她沒有機會接受教育,所以不認識字。現在,她們姐弟幾個,還有老母親與子女都在上海。自己每天出攤,老頭在家接送孫子。

兒子和女兒分別帶著子女回了老家過年,其他親人就留在了上海。「回去也沒事,而且山東太冷了,山區,生了爐子也沒用,上海夠暖和。而且回去的話,也沒事,有事嘛,要是哪個親戚家結婚,就回去,沒事的話回去幹啥?」

煎餅攤每天5點出攤,中午11點收攤,她不會騎車,所以每天要推著三輪車出攤收攤,下午要做醬,要炸果子,要切蔥切香菜,三十這天,李阿姨的工作亦是如此。

一邊聊著,陸續有熟客過來買煎餅,問:「明天還有嗎?」

熟客不需要說自己要什麼,李阿姨記得很清楚。

「明天沒有了,後天還有。」

「就休息一天啊?」

「沒事,不出攤幹嘛?」

疫情三年,生意不好做,李阿姨說這幾年都沒攢下錢,雖然子女都已經成家,但總想著攢些養老錢。「再累也沒有種地累,我小時候又要干農活,又要照顧弟妹,挑那個擔子,肩膀疼得嘞……所以現在還得再干,干到干不動為止。」

當我問到三十早上出攤能賺到多少錢,李阿姨看了看桶裡的雞蛋,估量了一下賣掉的量,「沒多少錢,300來塊吧。」

攀談的過程中,我隨手拍了幾張李阿姨的照片,阿姨反覆在我手機上翻看著。我說可以傳給她,但她不會使用微信,收款碼掃過去,也是自己老頭的賬戶。

恰好對面的列印店還開著,我把照片打了出來送給她,她反覆摩挲著,有些懊惱自己在拍照時套袖沒整理好。

臨走前,李阿姨硬是塞給我了一包豆漿,「天冷,拿著捂捂手。」

走進菜市場時,大部分攤位已經收攤。劉姐絲毫沒有收攤的跡象,見我走來,熱情地招呼我,問我要買什麼。當我提出想要聊聊年三十工作的這個話題,她似乎不願意多說。

不過,在我購買了四個西紅柿和一把青菜之後,劉姐逐漸打開話匣子。

「今年怎麼不回家?」

「明天就回!」說到這裡,劉姐臉上漸漸堆上了笑容,「今天再做一天生意,三十,買菜的比後面幾天多!」

在上海,一些家庭習慣在當天早上購買年夜飯的食材,尤其是蔬菜。想著這天很多攤位不開,能賣掉不少東西,劉姐買的是初一的火車票。

對於自己的家庭,劉姐不願意多說,只告訴我孩子們都成家了,自己要回媽媽家過年。

過去的三年,她不敢回家,怕被封在老家回不來,中間還有段時間,因為怕被封在家裡出不了攤,讓菜場裡的菜都爛掉,索性住在了菜場裡。

要回家了,劉姐很興奮。

當我問及劉姐多干一天的收入,劉姐笑了笑,「能有多少嘛!多干一天,多賺一天嘛!」。

YUE今年26歲,不回家過年的原因,只是不想回家。

「回去又要面臨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和種種瑣事,我就拒絕回家了。我媽拗不過我,就把我弟弟派來了。於是這個年,就是我、弟弟、一個留在上海的表姐,還有一個朋友過的。」

這是YUE第一次不在家過年,她覺得上海年味很淡,沒有爆竹也沒有煙花。她努力在家裡製造年味,貼好了春聯,還準備做十道菜。

開始做年夜飯是下午兩點鐘,雖說是四個人過年,但做飯的只有她和朋友兩個人。由於沒有經驗,兩人根本弄不清做飯的順序,幾個需要長時間燉煮的菜被滯後了,快手菜卻不小心提前做了,一時間手忙腳亂。

「年夜飯嘛,想著湊個十全十美,十個菜,要有雞,要有魚,提前一天備好菜,結果當天還是做了整整四個小時。做完了我就不想吃了,整體感受就是,最好這輩子不要再做年夜飯了。」

丹丹是湖南人,去年年初,她從英國留學歸來,算上入境隔離和上海「靜態管理」的時間,她幾乎被封了半年。直到今年年前,她和同事錯峰回家休假,才見到了家人。

年三十當天,門店只營業到晚上6:00,但因為來了客人,直到晚上7:30,丹丹和同事才開始閉店。「我們只要是在下班前,哪怕一秒鐘,店裡來了客人,也要接待,所以加班是家常便飯。」

丹丹讀的是時尚管理,早在畢業前,她就拿到了這個品牌的offer,現在是一名管培生,在旗艦店工作,是一名領班。她說:「過年對零售行業來說,本來就不是淡季,大家放假總要逛街,而且周邊城市的人也會來買。我是領班,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回家,而且還有三倍工資嘛!」

丹丹對回家這件事看得比較平淡,「說實在的,我對過年沒有那麼強的感覺,家人對我不回家這件事也就還好」。對丹丹來說,過年前回去的那一趟,也算是完成任務:家裡有位99歲的老人,見一面少一面,總歸是要回去的。

「但其實這個行業變化特別快,一週不在很多東西你就跟不上了,我是能不回就不回。」丹丹有自己的職業規劃,「慢慢來吧,領班,副店經理……一步步向上爬唄。」

下班之後,丹丹打算和店裡的其她女生去吃海底撈。

「取號了嗎?」

「取了,不過我猜現在去了店裡肯定有空位。」

與丹丹聊完,決定在附近吃個飯,為了確認營業狀況,我打了一家常吃的燒肉品牌的電話。接電話的正是月亮(化名),她很熱情地表示歡迎,而且在到店的第一時間通過聲音判斷出我是剛剛來電的人。

我對這家燒肉店印象素來很好,米飯和拌飯醬免費無限續添,工作日酒水時常有半價,允許員工在店內穿舒服的拖鞋工作……

年三十這天,店裡人不多,加上我們,只有三四桌客人,但員工卻不少,前場的服務員都是女性,有四五個人。

月亮來自安徽鳳陽縣,今年32歲,家裡有4個兄弟姐妹。初中畢業,她就出來打工了,先是在廠裡工作,後來進入了餐飲行業,這已經是她在這家餐飲公司工作的第六年了。

「我還是喜歡做服務業,以前在廠裡,流水線上一動都不能動,更累,而且很枯燥,做服務業可以走來走去,還能和各種人聊天,有意思多了。」

月亮的老家離上海不算太遠,每隔幾個月就會回去一次,但她已有五六年沒能和家人一起過年了。這個新年,她又選擇了留下來:「我們店裡基本都主動留下來了,新年比較忙,活總要有人幹嘛,而且老闆的工資也給夠了,大家也願意留下來。」

月亮很想家,「我今天早上做夢還夢到回家了」。

她還有一個女兒,今年10歲了,也留在老家。「想家,想孩子,有時間就會回去看看,但沒辦法,孩子接不到身邊,她在上海上不了學。」說到這裡,月亮的眼眶微微泛紅。

這個除夕,店裡員工在中午聚了餐,晚上就沒有其它活動了,所以月亮打算回去洗洗就睡:「明天還要上班呢!」

回家的路上,我路過了一家便利店,店裡只有一個女生,安靜地站在櫃臺後。

周圍的店舖都拉下了卷帘門,有的還貼上了春聯,只有這家便利店一直亮著。獨自守店的姑娘大概也會一直在這裡,直到天亮。

除夕這一天,除了這些與我交談過的女性,還有很多女性在工作著——公交車站務員、司機;地鐵安檢員、站務員、司機;火車上的列車員、列車長……

更何況,大部分家庭的年夜飯是女性操持的,沒有女性,又哪來的年呢。

但令我意外的是,在聊天的過程中,很多女性似乎以這天還在工作「為恥」,彷彿在萬家燈火時堅守崗位,是某種意義上的失敗。

城市在休息,人們在慶祝團聚,但維持一座城市哪怕最基本的運轉,也需要有人在工作,需要有女性在工作。

致敬,所有在家裡、家外付出著勞動的女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姐妹撒潑指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