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臺北和高雄,他們的市長(圖)

作者:一個已經轉行的專欄作者 發表:2018-11-26 06: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臺灣
臺灣九合一縣市長選舉落幕( CHRIS STOWERS/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1月26日訊】在今日(11月24日)開票的臺灣九合一縣市長選舉中,國民黨人韓國瑜當選,這意味著,民進黨在高雄執政20年的歷史宣告結束。

民進黨這次縣市長選舉以大敗告終,蔡英文宣布辭掉黨主席一職,表示為敗選負責。相比兩岸關係因素,這次選舉出現的「同性婚姻」、核電存廢、經濟發展、北漂等熱門文化、民生議題更受關注,韓國瑜、柯文哲、盧秀燕、侯友宜…..這些大陸人陌生的名字變成了主角。

與其說高雄市民選擇國民黨,還不如說選韓國瑜這種比較沒政治色彩、賣菜賣得很成功的職業經理人試一試。韓國瑜這樣的新時代政治人物,雖然未來政績還是未知數,但起碼這是他們的市長,他們的高雄,他們的臺北

在我踏上臺灣之前,想像中的城市應該如同侯孝賢和楊德昌電影裡的灰暗,雨霧裡都是煤煙的港口,西門町裡的流浪歌手哼著我小時候聽過的那種江湖氣、艷情、浪漫、土流氓和日本味,又充滿血氣方剛的味道的臺灣歌曲。雖然在電視上,我早已見證了她的繁華。

2008年起,因為工作需要,不時有機會往返兩岸。第一次在桃園降落,乘坐從機場到臺北的大巴上播放著閩南語劇《夜市人生》。熟悉的幾位面孔和鄉音是我在福建泉州生活的奶奶的最愛。坐在我邊上的一位女孩熱情的和我聊起臺北,那年,臺灣還未對大陸遊客大規模開放自由行,我是稀客。

如同在大陸見到臺灣人的情形,我們很自然地聊起政治,姑娘說她會在下次臺北市長選舉時堅決不投給國民黨候選人,「你們大陸人可能比較喜歡國民黨,但我實在不喜歡郝龍斌,公共工程質量很差。我在坐捷運曾經遇到過故障,被困在那很久,最後大家被疏導穿過黝黑的地道才走到地上。」

4年前,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無黨派,但政治立場偏綠。2018年11月24日,韓國瑜當選高雄市市長,他的選舉前夜的最後衝刺造勢晚會上,沒有任何國民黨大佬站臺,是政治色彩最弱的國民黨候選人。

最後姑娘告訴我可以去facebook看她的主頁,我才恍然大悟,這裡是臺灣,可以不費力登上這個全球最火熱的社交媒體。

在第一次臺灣之行,我往返於臺北八德路上的國民黨總部以及博愛區的各個政府部門,以及高雄臺中等地的市政府完成對政治明星的專訪。只有短暫的時間,在幾位同行的陪同下,去了躺永康街、中正廣場、臺北故宮、西門町。

對大多數大陸人來說,臺灣意味著遊行示威以及立法院裡飛來飛去的鞋子,還有流行音樂、娛樂的風向標。

或許對許多得以有機會到臺灣自由行的大陸青年人來說,臺灣是個厚重與小清新並存的所在,它的確保留著一些大陸已經失去的傳統,的確有一些民國遺風,還有些日式的生活習慣,這些都表現在語言或者是說話的方式上,但更有屬於自己的記憶。

以臺北為例,來過臺北的人無不感慨這座城市的乾淨,而且街道上極少有垃圾桶。「垃圾不落地運動」,臺北規定市民須用專用垃圾袋把垃圾自行分類,「可回收」、「不可回收」、「廚余垃圾」……在指定地點、時間直接交給垃圾車收運,運動發起以來的歷任市長都親自上陣示範。

想像下,夕陽西下,成千上萬的居民在路口整齊劃一分類和運送垃圾,風雨無阻,這畫面實在太美。

許多人把臺北類似的城市治理成就歸功於臺灣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和美德,是和諧社會的典範。

但在兩蔣時期,「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大力宣揚傳統道德文化,在學校裡,教室裡除了掛著「總統玉照」外,還掛上了「禮義廉恥」。但私下裡,官民之間互不信任,更沒人關心公共利益。

臺北「垃圾不落地運動」推行於1997年。在那前一年,臺灣首次進行領導人民眾直選。而更早的1994年,臺灣省省長、臺北和高雄兩個直轄市市長——三個崗位成為國民黨發起的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的過渡:開始向民眾開放直選,並為兩年後的大選積累經驗。

我一位臺灣朋友告訴我,那年市長選舉對他來說,改變了許多他的價值觀。作為一名年輕學者,「當時覺得很錯亂,我支持李登輝的改革,但是當他接受日本記者司馬遼太郎專訪,稱‘身為臺灣人很悲哀’,並透露出自己的台獨意識時,我情感上又難以接受。價值認同上,我支持李登輝等改革派,身份認同上,反改革的國民黨保守派卻很符合我的期待。」

1994年的選舉,在競爭最激烈的臺北,國民黨籍市長黃大洲追求連任,挑戰者是民進黨的陳水扁和新黨的趙少康。在《中國時報》的擁有者、著名報人余紀中等人的策劃下,臺北市市長候選人史無前例地登上了電視辯論的舞臺。

這場辯論,今天看起來,更像是總統候選人辯論——幾乎沒有候選人提出自己對市政建設和公共政策的見解,候選人都言必稱「國」。趙少康高喊了三聲「‘中華民國’萬歲」後,稱這將是一場「中華民國」對「臺灣共和國」的選舉;陳水扁則一臉壞笑稱:「宜蘭和臺北縣民進黨人執政,就意味著‘中華民國’會消失嗎?」而立場搖擺不定的國民黨人黃大洲盡顯憨厚老實,就像「打醬油路過的」一樣。

最終,雄辯的陳水扁以微弱優勢獲得勝利,創造了當時民進黨黨史上最大勝利;趙少康高票落選;黃大洲得票率最低。

那場選舉雖然意識形態很濃,沒有太多的市政建設討論,但也零星的提到了內湖線捷運、大安公園等市政工程。

1998年,馬英九戰勝陳水扁成為新任臺北市長。在「兩個臺灣」悄然形成的年代,選舉依然離不開省籍矛盾,雖然當時有七成以上的臺北市民滿意陳水扁的政績,但這是外省人最為密集的聚居區,當外省人馬英九被推為臺北藍營支持者的共主時,馬毫無懸念地順利當選。

但這場選舉中,市政建設的辯論已經比意識形態佔據的版面多出了許多。在這之前,全球華人看臺灣選舉就像是在看鬧劇一樣,臺灣還因此被香港電影《古惑仔》狠狠諷刺了一把:當柯受良扮演的黑老大,為了其「立委」老闆衝入「立法院」毆打其他「立委」時,幾乎全世界的觀眾都認定臺灣民主是多麼劣質。

賭盤開始在南部興起,幾乎每場選舉都充滿火藥味。而正是臺北,馬英九和陳水扁較為高質量的選舉,市民參與公共政治的素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

而在高雄,自1998年國民黨人吳敦義卸任市長後,一直是民進黨人當選,包括謝長廷、陳菊等民進黨黨內大佬。

正是在臺北和高雄,這兩個臺灣一南一北的經濟發展高地,盛產藍綠政治明星,是最具藍綠色彩的票倉,但是對公共議題的回應和非意識形態的議題的討論也從這裡啟蒙。

2007年,臨近大學畢業時,我參加了一場兩岸青年夏令營活動。來自臺灣的大學生們的政治冷感,曾一度讓我感到困惑。一些臺灣學生甚至不明白「不分區立委」的「政黨票」是怎麼回事,而解答者反而是我們這群操心整個世界的大陸高校男生。

得知我雙學位是法學專業時,一位臺灣女生用很鄙夷的眼神告訴我,「你學法律啊?那你未來會是社會人士,好可怕。」在他們看來,學法律很有可能會從政,會變成很可怕的人物。

就像那個在大巴上批評郝龍斌的女孩一樣,只有遭遇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事情,年輕人才會想到自己的選票。只有當「念不起書」的憂慮不斷萌發、「流浪博士」的說法悄然風行,年輕人才會將目光投向投票所。

仔細閱讀最近幾次兩個政黨的在選舉中的政策訴求,只有微小差異。只是現在在媒體的宣傳下,好像民進黨更能代表底層,分配更公正,顯得左一些;國民黨更懂得把餅做大,看起來更右一些。

相比兩岸關係因素,這次選舉出現的「同性婚姻」、核電發展、經濟發展、北漂等熱門文化、民生議題更受關注,韓國瑜、柯文哲、盧秀燕、侯友宜…..這些大陸人陌生的名字變成了主角。

在同性問題上,保守基督教會與同志團體形成激烈對峙,同志婚姻公投以及同志教育在經過雙方動員以及遊說後,成為臺灣社會今年最激烈的公民動員活動。

比如同志教育爭議,是指國中以及小學,教師應根據臺灣「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其細則,在課堂若提有教材提及關於性少數權益或親密關係等議題,教育學生正確的性別觀念以避免歧視。文化界,如白先勇、龍應臺和明星劉若英、舒淇等人都表示支持同婚。

同志們的倡議是在保護性少數權益,但這也引起保守團體抗議,認為這是提早混淆學生性別或性觀念,讓學生與家長無所適從,並強調此教育應該是由父母決定。

2014年,政治素人柯文哲戰勝連戰之子連勝文成為臺北市長。這位醫生出身的市長在facebook上頗受臺北年輕人歡迎,雖然他有些時候說話總是沒譜,語出驚人。

此次獲勝的國民黨人韓國瑜、盧秀燕、侯友宜,雖然早已從政,但是並不是傳統的國民黨黨工出身。韓國瑜過去有四年擔任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盧秀燕是媒體人出身,侯友宜則是刑警出身。

相比傳統國民黨體制內培養出的連戰、吳伯雄、宋楚瑜、馬英九,以及出身的官二代郝龍斌、連勝文等,候選人的結構在發生重大變化。

而對民進黨來說,已經第二次執政,美麗島時代積累的政治資源和反威權建立的好評,也很難再吸引選票。許信良等墾荒者已經退出舞臺,陳水扁淪為當年自己反對的人,蘇貞昌、呂秀蓮、游錫堃、陳菊等當年受難者和辯護律師們曾輝煌過,但終究已經老去。

過去的馬英九等政治人物在大陸人人皆知,兩岸議題是圍觀者最關注的議題。今後,關注韓等人的人會越來越少,哪怕有,也會是一些值得網路調侃的議題。

意識形態還重要嗎?這個答案,在臺灣呈現出「過去時」和「未來時」的區別:老一輩或意識形態固化的人,他們的觀念和選擇都不可能再發生改變;而臺灣年輕人,基本對操弄意識形態的政黨表現都一律厭惡和冷淡。過分操弄意識形態對於任何候選人來說都已無必要,甚至可能是「畫蛇添足」的敗筆。

在高雄,這座曾經的世界第七大港,之於臺灣像49年後的東北之於大陸。臺灣經濟騰飛從這裡開始,與臺北齊名,但現在變成人口淨流出地,高雄青年「北漂」求工作成為選舉裡被提到最多的詞彙。

與其說高雄市民選擇國民黨,還不如說選韓國瑜這種比較沒政治色彩、賣菜賣得很成功的職業經理人試一試。

而韓國瑜這樣的新時代政治人物,雖然未來政績還是未知數,但起碼這是他們的市長,他們的高雄,他們的臺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彼岸觀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