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向外交部嗆聲:法律應當是所有人的擋箭牌(圖)

發表:2011-03-18 11: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8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11年3月6日第三次茉莉花聚會日,北京王府井麥當勞旁幾名外國人受警察盤問

自2月下旬以來,中國警方為阻止外媒採訪北京鬧市區聚集事件而採取強硬手段,引發記者廣泛抗議。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更揚言「不要拿法律當擋箭牌」,引發輿論嘩然。3月17日出版的《南方週末》發表評論,題為「法律應當是所有人的擋箭牌」,不指名地回擊姜瑜言論。

在外交部3月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姜瑜和在場外國記者因採訪待遇受阻問題發生激烈交鋒。有記者質問關於採訪條件的537號令是否已經失效,並追問究竟違反了中國哪項法律的哪個條款,姜瑜含混而強硬地回答稱,「違反了去那個地方採訪需申請的有關規定。不要拿法律當擋箭牌。問題的實質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亂,想在中國鬧事。對於抱有這種動機的人,我想什麼法律也保護不了他。」

姜瑜的相關言論引發中外輿論嘩然。在3月17日《南方週末》的「方舟評論」欄目中,曾代理重慶「李莊案」的著名律師陳有西作為特約評論員,發表題為「法律應當是所有人的擋箭牌」的評論,不指名地回擊了姜瑜言論。

在評論中,陳有西隱晦地指稱「今年‘兩會’中,個別官員宣稱:不要拿法律當擋箭牌......令人側目,也令人深感法治轉型的艱難。」他進一步分析稱,這種言論給人的印象,似乎中國的法律體系只是一個口號和裝飾品,可以選擇性適用。

針對姜瑜的言論,陳有西明確表示,法律應當公正而無偏私地同等保護所有的人,它是所有社會成員基本權利的擋箭牌,即使是罪犯也不例外。

就近年來法律界出現的「法治倒退」悲觀情緒,陳有西不置可否地稱,法治是否真的倒退,當然可以見仁見智,但今日中國某些官員法治意識的倒退,則是事實。他進一步指出,諸如「不要拿法律當擋箭牌」等雷人話語層出不窮,「展現了某些官員迷信強權而蔑視規則的潛意識」。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