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孩成長面臨危機

發表:2010-07-14 23: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的傳統觀念裡,生男孩似乎比生女孩好,很多人家都更願意要男孩。但在現實生活中,中國一些父母有了男孩以後,又發現男孩難養,說要培養出一個自信,有責任感和堅強毅力的男孩子不是那麼容易。確實,中國很多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面臨學業,體質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危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解讀這種現象?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安培邀請重慶從事過教育工作十多年的穆家峪先生和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分院的社會學者鄧小剛教授就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記者:「今天我們討論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就是關於中國養男孩子的問題。現在中國的一些家長發現自己家的男孩子懶懶散散,沒有責任心,不願意吃苦奮鬥。學校裡說是也有一種陰盛陽衰的情況,中小學裡面。說是有的小學裡面調查,學生幹部、三好學生、積極份子,就這些所謂的好學生男生的比例很小,只有1,那女生就是5到8,就是很多。我現在請問國內的穆先生,您從事教育工作,你有注意到這種情況嗎?有這個趨勢嗎?」

穆家峪先生:「我注意到了這種情況了,這種情況在大陸是普遍性的,這是事實。」

記者:「您看到的這種情況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穆家峪先生:「就跟你知道的是一模一樣的。小學、初中、甚至高中班幹部裡面、積極份子裡面絕大部分是女孩子,少部分是男孩子。」

記者:「有的專家把這種情況分析成男孩子面臨著一種危機,鄧教授,你看可以這樣說嗎?」

鄧教授:「在教育、體育、工作機會方面和一系列的法律和社會的關注,然後家長觀念的改變。所以培養女孩子這種方法就變了。那麼,幾十年過來以後現在再回過頭來看看,美國的很多領域裡面女性已經佔了很大多數。世界性就是說當給與女性更多的機會,她們這種潛在的能量能夠更多地發揮出來。所以反過來對怎樣培養男孩子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記者:「這是鄧小剛教授的觀點,那麼穆先生您怎麼看中國的這些男孩子難養的根源呢?」

鄧教授:「陰盛陽衰主要是指的男孩子的性格比較勇敢的東西不多,但是軟弱的東西相對很多。第一個問題就是說中國在計畫生育政策獨生子女的問題。一個家庭的話如果是男孩,就一個男孩,往往父母或者婆婆和爺爺,外祖母外祖父的溺愛,男孩子性格上勇敢剛烈的東西就少得多了,他在心理脆弱;還有中國的考試制度,比如說高考制度的話往往就造成大量的女性就去投身於師範的職業。從小學、初中這塊兒的話教師大部分是女教師,而男孩子在這樣一個環境下的話他容易多多少少的一點女性化;第三個因素本來是心理的問題好像又和社會政治聯繫上來了。在中國大陸的話,在憲法範圍內,在言論自由方面有些問題我看起來有些學生思維受到壓制,他這樣也不敢,那樣也不敢,也要造成,這當然包括男孩子了,他們的一種柔弱。這三個因素是比較重要的三個因素。」

記者:「很清楚就是三個(因素):一個是家裡的溺愛;一個是幼兒園、小學教師90%可能都是女性教師;還有一個就是言論造成的思想上的約束。鄧教授,你怎麼看這些觀念?」

鄧教授:「我也同意穆先生說的社會或者是家庭對子女的期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獨生子女一般在你家裡面的時候對男孩的期待值是要更高一些。但是為什麼男孩女孩都是獨生子女不利於男孩的成長?這到底是為什麼?什麼樣的機製造成了這種?所以這應該做更多的研究去怎麼解釋這種現象?另外一方面就是各種因素剛才穆先生也講了,我覺得有一點就是中國太多的女教師,西方觀點就是說榜樣的作用吧,比如說男老師,父親,特別有剛性的男人的那種榜樣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在離婚的家庭裡很多單親的母親可能就會對男性產生這種負面的影響,男的都不行,男的都是失敗者。那麼家庭裡面如果母親或者是妻子經常埋怨丈夫說丈夫是一個失敗者,那麼這樣對孩子也沒有好處。」

記者:「就是說如果是媽媽對父親有一種蔑視的態度,對孩子就有影響?」

鄧教授:「對,蔑視的態度,然後社會上本身從經濟上來說男女都能夠工作,都能夠出去掙錢。那麼男的這種優勢就不那麼明顯,在家裡面兩個人地位都差不太多,那麼有可能女的在中國這種環境下更強,由於多少年文化大革命,由於中國這種傳統觀念逐漸受到影響,各方面對中國就是說陰盛陽衰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只不過現在表現得更為突出而已。」

記者:「還有一點就是中國的有一位教育專家他寫了一本書,叫做《拯救男孩》,他說中國男孩面臨學業危機、體質危機、心理危機、社會危機,那麼這些危機呢他說其中有個原因也可能跟中國現行的應試教育有關係。應試教育裡面就導致一位好好學習的學生,這種情況下女孩比較容易做到,男孩好動、愛競爭、叛逆往往被看作是缺點。穆先生,你看這個有沒有關係呢?」

穆先生:「兩個都有關係。我覺得是這樣的:應試教育的標準就是只顧著做題。看書做題來講,高中以下的往往女孩子性格細心,她更適合於應試教育,所以說每年的高考或者中考都看得出來往往高分段的大部分都是女孩子。男孩子如果是比較好冒險的、好動的、好勇敢的或者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的這樣一些男孩子,這種性格的不太適合於坐下來去應付考題。」

記者:「鄧教授呢,你怎們看中國應試教育對男孩子性格的影響?」

鄧教授:「男性和女性從生理上和精神上都有區別,從考試的角度來說,女孩子特別在意別人對她們的看法。那麼在這個社會裡面強調教育、強調你要考試考第一、你要去找一個好工作,加上中國這種應試環境有非常複雜的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的。我覺得應該發現在孩子們成長過程特別是男孩成長過程中需要哪些問題,具體的問題能夠解決?如何幫助他們找到更好的榜樣?可能有時候父親做不到,要找到他們可以信任的男性能夠為他們做出榜樣,怎麼樣處理事情?如果在困難的時候找一個他們非常相信的一個叔叔、伯伯或者很好的一個男人告訴他們怎麼樣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他們就會從這個跟別人交流當中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記者:「鄧教授對幫助中國男孩子成長,化解這些危機提出了一些建議。那麼穆先生您有什麼好的想法?」

穆先生:「我比較悲觀,悲觀的原因還是前面講的三點,社會的、家庭的和政治上的。就說計畫生育的問題、應試教育、政治上的這些原因,我覺得這三點如果是解決不了的話我覺得我表示悲觀,要培養他們的一些冒險的精神或者是勇敢的精神不容易辦到。」

記者:「最後,我們來看一下針對中國男孩子這種情況呢杭州還出現一個專門的夏令營叫做‘西點男孩夏令營’。專門就是通過軍事化的管理訓練培養男孩子的陽剛之氣,甚至它還有用鞭子懲罰的這種措施。鄧教授,這個您怎麼看?」

鄧教授:「如果是打孩子從家長本身的角度,從法律的角度講都不大合適。要是打多了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心理上的長期的影響。孩子也學成人怎麼解決問題。那麼成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打,他長大了以後他也不會用其它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他也只會用打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所以,應該是更全面的教育方法。」

記者:「謝謝二位的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