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長孫俄羅斯隱姓埋名生活數十年(圖)

作者:陳淇鏵 發表:2008-11-19 21: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劉少奇長孫阿廖沙


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長孫在俄羅斯隱姓埋名了數十年,直到2003年,他才第一次踏上回鄉之路。他的名字「很俄國」,叫做阿廖沙。昨日,他專門趕回來參觀《劉少奇生平業績展》。

 新快報11月19日報導 在昨日開幕的《劉少奇生平業績展》上,一個溫文爾雅、謙和有禮的俄羅斯中年男子「混」在嘉賓隊伍中,極其低調。不過,無論他多「低調」,他還是眾人注目的焦點——他的名字「很俄國」,叫做阿廖沙。他說此次他是專門來看爺爺的生平照片的,而他的爺爺,叫劉少奇。

 沒錯,他就是中國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在俄羅斯隱姓埋名了數十年的長孫;直到2003年,他才第一次踏上回鄉之路。

  為了生存改隨母姓

 阿廖沙的父親劉允斌是劉少奇與早期革命伴侶何寶珍的長子。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劉允斌曾在前蘇聯學習和生活,並娶了莫斯科大學的同班同學瑪拉為妻,阿廖沙就是他們的兒子。阿廖沙還有一個姐姐叫索尼婭。不過,在俄羅斯生活的數十年裡,阿廖沙卻從沒在任何表格的親屬欄中填寫過劉少奇、劉允斌的名字。

  為什麼這樣?阿廖沙解釋,在那個年代,中蘇關係正處於惡化時期,為了少惹麻煩,他改隨母姓;「除了考慮安全外,我們也不想炫耀,不想讓人知道我們有這麼偉大的親屬。」阿廖沙說。

  就這樣,作為一名普通人,阿廖沙考上了莫斯科航空學院,並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前蘇聯國家航天指揮中心工作,成為一名軍人。

  5歲半時見過爺爺

 「我只見過爺爺一面。」阿廖沙告訴記者,那是1960年,劉少奇訪問前蘇聯時,當時他才5歲半,「那是秋天,家門口突然來了輛很豪華的黑色轎車,走下來的老人不僅親吻我,還送給我玩具和糖果,並帶著我們全家坐他的黑色轎車,那次是爺爺留給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的印象。」阿廖沙回憶著。

  阿廖沙現在手上戴著的手錶,上面就印有劉少奇的頭像,「這是劉少奇故居博物館送給我的,我要永遠戴著它」。

  5年前才見到奶奶

 「‘文革’後,王光美奶奶提出帶我們回國,但由於當時我在俄羅斯航天部門服役,未獲俄羅斯政府批准。」一直到2003年,在多方努力下,阿廖沙才終於和妻子回到了中國,「我第一次見到奶奶,是在2003年劉少奇誕辰105週年紀念大會上,當時,她就把所有能聚攏的親戚介紹給我認識,她是一位非常和藹親切的老人。」

  420件圖片文物展現劉少奇一生

 新快報訊(記者 陳淇鏵 通訊員 卜穗文 實習生 吳平)為紀念劉少奇誕辰110週年,從昨天起,由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廣州市中共黨史學會、農講所主辦的《劉少奇生平業績展》,在農講所免費對市民開放。中共廣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方旋,劉少奇的小女兒劉瀟、俄羅斯籍長孫阿廖沙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據瞭解,劉少奇曾多次親臨廣州視察指導。在大革命時期,劉少奇來到廣州參加第二次、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參加指導省港大罷工等工人運動。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劉少奇,很多全國性的工作策劃和重大決策,都是在廣州完成的。

  本次紀念展覽分為10個部分,共展出照片及各類如寫給毛澤東、周恩來的書信手稿等文物420多件,全方位展現劉少奇坎坷波折的一生。

来源:金羊網-新快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