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記者排隊領礦難封口費事件曝光始末(圖)

發表:2008-10-28 19: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正在登記的"記者" (戴驍軍攝)

9月25日晚,西部時報駐山西記者戴驍軍完成了職業生涯中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次拍攝。

這次拍攝留下了中國新聞界恥辱的一幕:一場礦難發生之後,真假記者爭先恐後地趕到出事煤礦--不是為了採訪報導,而是去領取煤礦發放的"封口費" 。

事情的起源是,他接到干河煤礦礦工舉報,41歲的礦工吉新紅在礦內悶死。事故發生後,煤礦未向上級報告,反而為聞風而來的各地的所謂"記者"發放"封口費",多則上萬元,少則幾千元。

10月25日,記者在太原輾轉找到戴驍軍採訪,並隨即趕赴干河煤礦展開調查。

礦工:礦塌了,把人埋了

山西霍寶干河煤礦有限公司位於洪洞縣北部的堤村鄉干河村。站在煤礦公司大院放眼望去,山上仍有窯洞。當地村民說,干河地底深處很"肥",出產優質焦煤。

霍寶干河煤礦原定2008年7月1日正式投產,不過拖延至今仍未正式投產。該礦董事會秘書李國良對記者說,干河煤礦仍處於基本建設階段,還不是生產礦井。

但在礦區,記者見到了煤堆,排隊運煤車。一名30多歲的煤礦工人說,礦上大約有1000名工人,一年多來,既招聘了附近的村民,也有為數眾多的外省人,山東、河南的都有。

干河煤礦隱瞞礦工死亡而遭網友曝光之事,已經流傳到礦工群體中。"死人的事兒?聽說了,你上網看吧。""你去找辦公室?他們能說什麼真話?"

幾名礦工證實,9月20日,一名正在作業的洪洞縣工友被他們所挖出的"黑色黃金"吞噬,窒息而亡。"煤礦塌了,礦上肯定有責任。"見記者聽不明白,一名礦工解釋:"煤礦塌了就是漏了,把人埋了。"

董事長證實"封口費"事件

10月26日中午,霍州煤電集團董事長楊根貴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直到9月底,集團公司才接到了干河煤礦的事故報告。

他直言不諱地對煤礦負責人提出批評並告訴記者,10月21日,霍州煤電集團召開幹部大會,對此事通報全局(即"集團"),要求大家引以為戒。"我們已經加大處罰(力度),嚴肅處理了"。

記者向楊根貴提起網上的有關傳言,他證實說,對於這起事故,安監部門已經介入調查。霍州煤電集團向干河煤礦追查此事後,9月底,煤礦提交了事故報告。"不是瞞報,他是報得遲了。"楊根貴說。

楊根貴還向記者證實了"封口費"的事,他說:"剛開始有這種情況,後來我們知道這種情況以後,我們嚴肅處理,沒人來了。"

記者詢問煤礦礦長李天智等負責人是否受到處分,楊根貴說,事故處理工作根據集團公司1月6日安全會議上出臺的有關規定"對號","對到哪兒就到哪兒,沒什麼爭議,都按這個走"。他透露說,這一處罰無疑會影響到煤礦的全年效益。此外,要求礦長李天智向安監局寫出書面檢查,並罰款8000元。

礦方稱來了"四五十人"

與楊根貴董事長的坦率相比,礦方的態度耐人尋味。10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煤礦的六層辦公大樓。一間虛掩門的辦公室內,六七名工作人員在開會,記者推門而入,他們卻對任何事情都表示"不知道",也不透露值班領導或辦公室、宣傳部門負責人的聯繫方式。

經過一番努力,記者輾轉獲得干河煤礦內部通訊錄。

聽說記者希望採訪李天智礦長,一名工作人員說:"這兩天礦長忙得很,打電話肯定......這兩天,礦長的心情不好。所以給書記打電話就行。"

"礦長為什麼心情不好?"

"這兩天礦上有點事兒。"

"是不是跟網上說的那事兒有關?"

"對對對,就那個。這兩天做檢查呢,我們礦長--給局裡頭報檢查。你們都知道這事兒了?我知道網上有。"

"為什麼要寫檢查,是因為瞞報嗎?"

"你都看了嘛,還要問?就是因為那個--沒往上報。"

"那天來的記者多嗎?"

"這我就不清楚了。"

記者稱有近百名真假記者排隊領封口費

記者下至一樓大廳,向保安人員打探情況。不過,多名保安均以"不知道"、"秘書都不在"為由回答了記者關於事故和"封口費"的詢問,並拒絕提供負責人的聯繫方式。記者給他們留下電話號碼,表示希望與負責人取得聯繫,隨後離開煤礦。

駛離干河煤礦大約20公里之後,記者意外接到了自稱該礦"董事會秘書李國良"從辦公室打來的電話。

"聽說你們前一段時間出了點事兒,很多記者去‘敲詐'?"對於這一問題,李國良在電話那端解釋:"不算敲詐。來的媒體多而已。"

究竟去了多少記者?李國良回答:"有四五十人吧。"這一數字,少於戴驍軍9月25日晚所目測的100多人的規模。

而那並非"封口費"發放的唯一一天。干河煤礦門口總有一些出租汽車在等活,據司機回憶,出事後的四五天內,來了不少記者"領‘封口費'"。一名司機還向記者多次強調並點出了兩家電視臺的名字。這兩家電視臺總部分別位於北京和香港,均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響。

不過,記者無法核實這一說法的真偽,因為無法從干河煤礦拿到"封口費"發放名單。

同干河煤礦的礦工一樣,這位司機也一再建議"上網看看"。

擠進現場

9月25日傍晚,網名為"天馬行空"的戴驍軍與網名為"直播山西"的同行驅車前往霍寶干河煤礦。眼前的一幕讓在新聞行業干了20年的戴驍軍嘆為觀止:十多間辦公室,坐著一群群正在閒聊的"記者",過道上擠滿了排隊的人。

經現場觀察,戴驍軍發現,前面經過兩道登記程序後,三樓辦公室還有一群人圍著一張辦公桌再次登記,然後拿著紙條到另一間辦公室"辦事"。來訪者依次履行這道程序。在另一間辦公室,他見到了聽聞已久的"封口費"發放現場,"眾人排隊,一人點錢"。

驚險拍攝

這名新聞老兵在三層樓梯口把相機從包中取出,裝上廣角鏡頭與閃光燈,設置自動對焦。18時48分,他來到一間六七人圍著登記的辦公室,"哢嚓哢嚓"連拍兩張照片,就迅速退到過道,對著排隊的人群又是哢嚓幾聲連拍三張。

僅用一分鐘時間,他就跑到辦公樓大廳進門登記處,一隻手抓到桌子上的來客登記簿猛翻,另一隻首握住相機猛摁快門,還未等一旁的保安緩過神來,四張登記名冊已然變成了圖片證據。

煤礦辦公大樓前,泊滿了各路"記者"的汽車。戴驍軍先是叮囑"直播山西"發動汽車,自己則在幾十秒鐘之內提著相機飛奔至停車位,對著幾輛標誌顯著的汽車一陣狂拍,就那麼一會兒,他又拍下了5張照片。

此時,天空正下著小雨,戴驍軍隱藏在暗處仔細觀察,儘管天已黑,卻仍不斷有來訪者在辦公大樓的登記處登記上樓。19時02分,干河煤礦辦公大樓前的照片被拍下。

機智撤離

19時07分,戴驍軍最後拍下霍寶干河煤礦有限公司外景,隨即登車絕塵而去。

上了公路後,他倆沒有原路返回,而是先往南開,朝臨汾方向跑了一段再拐進一個村莊,躲了一陣子,因為他們擔心煤礦方面進行半路追車或攔截。緊接著,他倆繞道幾十公里鄉村道路後,上高速飛奔太原。此段行程共計3個多小時。

網上曝光

返回省城,兩人深怕夜長夢多,趁著情緒激動,趕緊整理文字稿件。

9月27日晚上,戴驍軍在"直播客(視頻分享)"網站實名註冊,並在當晚23時59分把一張圖片與一篇文字稿發至網路。起初波瀾不驚,可後來隨著轉帖網站的增多,影響日益放大,"點擊率達2000次,留言150多條"。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