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雄:網上簽名的技術思考

發表:2003-05-27 07: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 網上簽名何以方興已衰

藉助網際網路的便捷,網上簽名可以達到共同表達意見,又能避免當局對體制外組織與串聯的限制,因此得到普及,但不到一年時間,已開始有衰落跡象。

總結原因,一是網上簽名往往限於狹小群體,很多簽名只是不斷重複同樣姓名,從而使網上簽名成為精英活動,而非公民行動。

二是沒有作用。如果說網上簽名的方興階段儘管當局不予理睬,但還能引起公眾注意的話,隨著簽名活動不斷增加,公眾也開始失去興趣。

三是出現紛爭,導致推動網上簽名活動的動力逐步喪失。

● 人數是網上簽名的價值所在

網上簽名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認為不是表達觀點,因為不以共同簽名的方式,一個人寫文章照樣可以表達觀點,也照樣可以在網上傳播。之所以需要共同簽名,目的在於形成群體的份量。而這種份量,無疑是簽名的人數越多,份量也就越大。

目前網上簽名之所以形不成促使當局回應的壓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簽名數量不夠。舉例說,一百萬人的簽名和一百人的簽名,效果肯定不一樣。即便當局對一百萬人的簽名仍然可以不理,但那種不理的性質和不理一百人簽名的性質已經不同,在世界面前的形象也會不一樣。

中國有三千萬網民,可以波及上億人,以網際網路的便捷與自由,應該能給大規模民意表達提供技術可能。因此,下一步從事網上簽名,應該擺脫目前的模式,而轉向對擴大簽名規模的努力和推進。

在不允許以集會、遊行方式表達民意的中國,如果利用網上簽名形成一個「虛擬廣場」,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意表達手段,將有很大意義。而這種意義能否實現,關鍵就在於形成簽名規模。

● 網上簽名規模的瓶頸

目前在國內進行網上簽名,串聯的手段(郵件串聯、論壇發布等)基本夠用,障礙主要在於對簽名的「匯總」。因為只要是大規模簽名,必須有公開宣布的固定郵箱或網站接受簽名,然而無論這種郵箱或網站是設在國內還是國外,被「有關部門」截斷和封殺都是易如反掌。這一性質決定了簽名發起者只能在其私人聯繫中尋找聯署者,圈子狹小的現象也就在所難免。

目前網上簽名的問題大都由此引起。因為簽名規模無法擴大,拉名人成為一種加重份量的策略,從而強化了簽名活動的精英色彩。而精英之間在派別、理念、個性等方面的分歧,又是導致對簽名內容產生紛爭的原因。

如何克服簽名匯總的障礙,是實現大規模網上簽名的關鍵。

● 網上簽名的匯總應該在海外

接受簽名的郵箱設在國外,國內有關部門是無法直接干涉的,但能切斷對郵箱的發送渠道。解決這個問題,只要簽名者不直接發信給接受簽名的公開郵箱,而是先把簽名信發給海外其他郵箱,通過其轉發,就可以避開國內的阻截。

這種幫忙轉發的海外郵箱一般只能通過私人關係去找,很多人在日常聯絡中不見得有如此關係,但是利用網路功能,各自想法建立起這樣的關係應該並非難事。

下一步是對接收到的簽名進行備份、整理、檢查、統計和公布等,這種匯總工作是國內人士無法從事的,因為國內與郵箱的溝通可以被監控和干擾,甚至從事匯總的人會受到直接威脅。

這就需要海外有人承擔這種匯總工作。對於大規模簽名,因為延續時間長,工作量較大,同時郵箱可能受到惡意攻擊,需有足以對付的技術能力,因此一般只有社團機構或義工組織才足以擔負和堅持下去。

在對簽名匯總之後,應該把所有簽名按時間順序動態地公布於一個(或多個)網站,這種公布應能長期保留,供人查詢。同時,還要隨時公布新增簽名人數、累計人數以及相關的數據分析。

公布簽名的網站國內一般無法看到,因此還需要海外承擔匯總的人士通過電子郵件向所有簽名者隨時報告進展情況,這些報告會通過國內論壇的轉發而被廣泛知曉,進一步推動簽名規模擴大。

● 「簽名匯總中心」的設想

實現上述的海內外聯手,可以是針對特定簽名活動的一次性合作。實現一次性合作需要簽名發起者主動尋找海外合作夥伴,還需要雙方往返討論達成合作方式--這在目前國內條件下並非易事,且比較容易成為「有關部門」加罪的把柄。

另外,一次性合作者往往缺乏相應經驗、能力與資源,容易造成混亂和糾紛,甚至導致半途而廢;同時,一次性合作者之所以願意合作,往往是出於對簽名內容的認同,因此在他人眼中有預設立場,不易獲得公信力。

如果能夠成立一個民間機構,對國內的各種簽名活動提供專項服務,則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不過,為具有廣泛性和公信力,這一機構應避免獨特的政治立場或政治背景,也不應該隸屬於其他政治組織和派別。它需要建立一套廣為人知的規則與程序,擁有接收簽名郵件的不變郵箱(可以是多個)和公布簽名的專用網站,並形成分類、甄別、統計簽名的程序,而對簽名的內容則不施加限制。

這樣一個「簽名匯總中心」有無可能建立?我個人認為,從需要的資源和技術條件而言,其實都沒太大困難--今日的網際網路技術可以讓一個人辦出一份「發行」百萬份的「日報」--而僅僅取決於有沒有肯於承擔的人。

承擔這種事無疑需要有「奉獻」精神,但只要能把事情做起來,是可能獲得支援的。發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成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意調查機構,具有更大的空間和整合資源的能力。

● 網上簽名的「自動化」

有了這樣的「簽名匯總中心」,國內的簽名活動就有了隨時「自動啟動」的可能。任何人的任何意見,都可以寫成徵集簽名的呼籲書,只需附上「簽名匯總中心」的郵箱、網站和相應規則,就可以把呼籲書貼上國內網站,而不需要再去做其他工作。對其呼籲的響應者則通過海外其他郵箱轉發自己的簽名郵件就可以了。

毫無疑問,這會造成簽名呼籲氾濫的現象,但是並不會帶來麻煩。例如可考慮設定一個基數,一定時間收到的簽名郵件沒有達到基數,「簽名匯總中心」就不會啟動配合其的匯總流程。而如果該呼籲書能在網上不脛而走,獲得足夠的簽名響應,就說明它提出的問題被社會關注。這是一種自動過濾機制,屬於「氾濫」之列的簽名呼籲會被這個過程自然淘汰。

這種可以自動啟動的簽名將不再是精英主導,而是普通公民的行為,隨著簽名規模的擴大,匯聚成民意。「簽名匯總中心」需要隨時把簽名的統計結果通過電子郵件向簽名者通報,再通過他們繼續擴大影響。

● 網上簽名的真實性及其甄別

我一直主張網上簽名應該用真實姓名,因為那才會成為具有責任性的公民行為。姓名的真假固然難以檢驗,一種保證方法是簽名者同時送交其身份證(或護照)號碼。當然號碼也可以偽造,不過利用號碼的唯一性和編號規律,再加上送交簽名的郵箱地址等,可以通過電腦排查進行一定剔除。

問題在於很多人會對提交(尤其是公布)身份證號碼有顧慮,因為號碼可以透露如年齡、戶口所在地等個人信息。只有逐步培育起「簽名匯總中心」的公信力,以及採取防止個人信息泄漏的措施,才能逐步打消人們在這方面的顧慮。在開始階段,可能還不適於要求人們提交身份證號碼,而只要求籤名者提供真實姓名和居住地區就可以。好在這種簽名並無利可圖,一般不會有很多人進行惡意偽造。

「簽名匯總中心」需要對所有的簽名郵件留底備查,在出現紛爭和質疑時提交審核。

● 我的拋磚引玉

我提出這樣的設想,並不認為會像說的那樣良好運轉,尤其在開始階段,肯定會出現種種問題。只有經過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直到形成廣為人知的規則、公信力與操作能力後,這種機制才會進入真正可行階段。

我把這個設想放在網上,目的是做一種嘗試。中國國內的民主進程,需要海外的中國公民參與,共同努力。這個方案具有國內公民和海外公民缺一不可的互補關係。我希望海外公民中有人能夠承當。

我出這種主意,不是與中國政府為敵。民意無處表達的問題在中國不是今天僅有,也不可能一下改變。如果出現這樣一種機制,等於增加一條瞭解民意的管道,對政府未嘗是件壞事。

最主要的,這是一種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大家興趣,集思廣益,從而產生更多更好的主意。上述方案很可能不會被付諸實施,其意義只在於提供一個思路--搞網上民主,需要我們更多地考慮技術層面的細節。

2003-5-21 北京
(5/23/2003)


來源:新世紀 www.ncn.org(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