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制造业策略失灵 三中全会如何刺激中国经济?(图)

发表:2024-06-01 20: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共三中全会还如何刺激中国经济?
中共三中全会还如何刺激中国经济?(图片来源: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6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落至临界点下,北京依靠制造业重振经济策略失灵,更让各界利民生、促内需消费的期望落空,下个月召开的中共三中全会还如何刺激中国经济?

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至临界点下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

PMI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50%是这项指数的荣枯线(或称临界点),高于50%则标志该指数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则处于收缩阶段。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4月,下同)上升0.4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0.8%,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继续保持扩张。

新订单指数为49.6%,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放缓。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8.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升。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略有加快。

依靠制造业重振经济策略失灵

PMI中的高频就业数据是中国经济中仍有多少闲置劳动力的另一条线索。研究咨询公司Gavekal发现,在202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PMI的就业分项指数按其在就业市场中的行业分量进行加权合成后的水平远远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认为,5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落在很大程度上令经济学家们措手不及,中国依靠制造业重振经济的策略开始失灵:产出远远超过新订单,对出口的依赖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订单大幅下降,这很可能会引起北京方面的担忧。官方已加码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推动出口,以抵消国内房地产行业严峻形势的影响。

上海保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中国不能只靠出口拉动经济,需要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提振内需。

影响中国出口的一个因素可能是近月来美国消费者信心和支出的明显变化。美国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项长期调查显示,五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跌至去年十一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四月份零售额持平,就业增长大幅回落。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新出口订单往往与美国消费者信心的总体趋势一致,这表明即使中国最近向俄罗斯和其他新兴市场倾斜,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仍然很重要。

《华尔街日报》认为,最近这一连串糟糕的数据,尤其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到下个月,会使北京当局面临更大压力,要更积极地应对国内房地产困境。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将于今年7月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三中全会),以往这类会议曾表明政府政策要出现重大调整。

6月1日,中国经济学者任泽平也发文呼吁,“PMI回落,是该启动新一轮经济刺激了”。

文章认为,5月制造业PMI回落至荣枯线下,内需不足。制造业新订单下滑,房地产销售降幅收窄、但仍疲软;生产回落,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回落,与财政支出效果滞后有关。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靠前发力”、“有效落实”,5月17日史诗级房地产“组合拳”落地,5月超长期国债发行,但政策效果有滞后性。

文章分析:房地产仍面临较严峻的环境,供给端等待出清,需求端受制于居民就业和收入;政策全方位出台,但房地产市场底的关键是居民购买能力和预期的提升,提振就业和收入,还需要“新”一轮经济刺激。文章并呼吁启动“新”经济刺激,即通过财政扩张,配合货币宽松,扩大需求,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增长。

恶性循环更不利民生、促内需消费

中国国家统计局5月17日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大幅下滑。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承认,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显着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风险隐患较多。

数据显示,供给还在继续增长,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性需求还在继续回落,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矛盾未能缓解,还在继续加剧。

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60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1%,消费性需求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其中1-2月份81307亿元,同比增长5.5%,3月份39020亿元,同比增长3.1%,4月份35699亿元,同比增长2.3%。

1-4月份,商品房销售额28067亿元,同比下降28.3%,其中1-2月10566亿元,同比下降29.3%,3月10789亿元,下降32.2%,4月6712亿元,下降19.5%。

投资性需求,即商品房销售额下降幅度大于各月房地产投资下降幅度。1-4月累计,房地产投资下降幅度比商品房销售下降幅度小19个百分点。

中国国内的消费需求、居民的投资性需求明显回落,在金融数据上也表现强烈。今年以来,居民存款、贷款意愿双降,居民部门持续收缩资产负债表,在4月份表现尤为突出。

在存款和贷款利率均多次下调之后,1-4月,住户部门新增贷款8283亿元,同比减少了64%。其中,4月份住户部门新增贷款为净减少5166亿元,比同期的净减少贷款金额2411亿元,扩大了114%。这是自2022年以来,第三个4月份住户贷款净减少。并且减少额度逐年放大,2022年4月减少2170亿元,2023年4月减少2411亿元。

中国财经分析人士在网络发文认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低潮,实行持久发展,不能投机取巧,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是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致力于改革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来修复需求,改善需求,刺激需求。通过改善需求来消化过剩的供给,通过需求信号来引导投资和供给,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原因在于:第一、不改善需求,无法激活房地产市场。第二、利用公共资源补贴开发商,有损公共资金的使用原则,破坏社会公平原则。第三、在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和居民债务负担的环境下,房地产不可能重新振奋起来,展开一段上升周期。第四、最终决定消费需求和房地产需求的,还是居民的收入和债务收入率。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