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製造業策略失靈 三中全會如何刺激中國經濟?(圖)

發表:2024-06-01 20: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共三中全會還如何刺激中國經濟?
中共三中全會還如何刺激中國經濟?(圖片來源: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落至臨界點下,北京依靠製造業重振經濟策略失靈,更讓各界利民生、促內需消費的期望落空,下個月召開的中共三中全會還如何刺激中國經濟?

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至臨界點下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5%,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製造業景氣水平回落。

PMI涵蓋了企業採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包括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領域。50%是這項指數的榮枯線(或稱臨界點),高於50%則標誌該指數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則處於收縮階段。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0.7%,比上月(4月,下同)上升0.4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PMI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個百分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臨界點,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0.8%,比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仍高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企業生產繼續保持擴張。

新訂單指數為49.6%,比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有所放緩。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8%,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減少。

從業人員指數為48.1%,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略有回升。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1%,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仍高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略有加快。

依靠製造業重振經濟策略失靈

PMI中的高頻就業數據是中國經濟中仍有多少閑置勞動力的另一條線索。研究諮詢公司Gavekal發現,在2023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國PMI的就業分項指數按其在就業市場中的行業份量進行加權合成後的水平遠遠低於其長期平均水平。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認為,5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落在很大程度上令經濟學家們措手不及,中國依靠製造業重振經濟的策略開始失靈:產出遠遠超過新訂單,對出口的依賴越來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訂單大幅下降,這很可能會引起北京方面的擔憂。官方已加碼發展高端製造業和推動出口,以抵消國內房地產行業嚴峻形勢的影響。

上海保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中國不能只靠出口拉動經濟,需要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提振內需。

影響中國出口的一個因素可能是近月來美國消費者信心和支出的明顯變化。美國仍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項長期調查顯示,五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跌至去年十一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四月份零售額持平,就業增長大幅回落。從歷史上看,中國的新出口訂單往往與美國消費者信心的總體趨勢一致,這表明即使中國最近向俄羅斯和其他新興市場傾斜,美國消費者對中國仍然很重要。

《華爾街日報》認為,最近這一連串糟糕的數據,尤其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下個月,會使北京當局面臨更大壓力,要更積極地應對國內房地產困境。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將於今年7月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以往這類會議曾表明政府政策要出現重大調整。

6月1日,中國經濟學者任澤平也發文呼籲,「PMI回落,是該啟動新一輪經濟刺激了」。

文章認為,5月製造業PMI回落至榮枯線下,內需不足。製造業新訂單下滑,房地產銷售降幅收窄、但仍疲軟;生產回落,高技術製造業、建築業回落,與財政支出效果滯後有關。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靠前發力」、「有效落實」,5月17日史詩級房地產「組合拳」落地,5月超長期國債發行,但政策效果有滯後性。

文章分析:房地產仍面臨較嚴峻的環境,供給端等待出清,需求端受制於居民就業和收入;政策全方位出臺,但房地產市場底的關鍵是居民購買能力和預期的提升,提振就業和收入,還需要「新」一輪經濟刺激。文章並呼籲啟動「新」經濟刺激,即通過財政擴張,配合貨幣寬鬆,擴大需求,帶動就業,拉動經濟增長。

惡性循環更不利民生、促內需消費

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7日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大幅下滑。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承認,當前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風險隱患較多。

數據顯示,供給還在繼續增長,需求,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性需求還在繼續回落,需求不足、供給過剩的矛盾未能緩解,還在繼續加劇。

數據顯示,1-4月份,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5602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1%,消費性需求低於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其中1-2月份81307億元,同比增長5.5%,3月份39020億元,同比增長3.1%,4月份35699億元,同比增長2.3%。

1-4月份,商品房銷售額28067億元,同比下降28.3%,其中1-2月10566億元,同比下降29.3%,3月10789億元,下降32.2%,4月6712億元,下降19.5%。

投資性需求,即商品房銷售額下降幅度大於各月房地產投資下降幅度。1-4月累計,房地產投資下降幅度比商品房銷售下降幅度小19個百分點。

中國國內的消費需求、居民的投資性需求明顯回落,在金融數據上也表現強烈。今年以來,居民存款、貸款意願雙降,居民部門持續收縮資產負債表,在4月份表現尤為突出。

在存款和貸款利率均多次下調之後,1-4月,住戶部門新增貸款8283億元,同比減少了64%。其中,4月份住戶部門新增貸款為淨減少5166億元,比同期的淨減少貸款金額2411億元,擴大了114%。這是自2022年以來,第三個4月份住戶貸款淨減少。並且減少額度逐年放大,2022年4月減少2170億元,2023年4月減少2411億元。

中國財經分析人士在網路發文認為,推動中國經濟走出低潮,實行持久發展,不能投機取巧,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是必須抓住主要矛盾,致力於改革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險制度,通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來修復需求,改善需求,刺激需求。通過改善需求來消化過剩的供給,通過需求信號來引導投資和供給,從而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原因在於:第一、不改善需求,無法激活房地產市場。第二、利用公共資源補貼開發商,有損公共資金的使用原則,破壞社會公平原則。第三、在目前的國民收入分配體制和居民債務負擔的環境下,房地產不可能重新振奮起來,展開一段上升週期。第四、最終決定消費需求和房地產需求的,還是居民的收入和債務收入率。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