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表现天候气象的一节气,这期间的气候炎热。(图片来源:Pixabay)
太阳过黄经120度、气候极热期间是为“大暑”。在二十四节气中,“大暑”是表现天候气象的一节气,在“小暑”过后的15天正式登场,一般多在国历7月22日到24日之间来临。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意思就是说天气已经达到最热的时候了!
“大暑”的气候,酷热到了最高峰,令民众难以忍耐,巴不得炙人到极限的炎夏快快过去。莫怪乎宋代陆游在〈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中写道:“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但即使在此期间热到不行了,民间却居然早就流传了“大暑必须要热”等说辞。
以前的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里还是先从大暑的三候谈起,也就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
世间萤火虫的种类繁多,分水生与陆生两种。由于陆生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并于大暑期间孵化而出,故古人遂认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所变。
关于大暑二候,吴澄又载道,“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意思就是说,大暑期间的天气变得越来越闷热,土地也变得很潮湿。
针对第三候,吴澄表示,“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暑期间时常出现大的雷雨,但这大雨却也削弱了暑湿,天气也逐渐向立秋过渡。
那么,到底大暑为何一定要热才好呢?其实,二候“土润溽暑”与三候“大雨时行”均属于大暑的物候表现。虽然这时候湿热蒸郁,导致人人汗流浃背、挥汗如雨,苦不堪言,但这样暑热惊人的时日,恰恰是喜温的农作物生长迅速的时节。
这也是为何农谚早云:“大暑热不到(透),大水风台到”。此句意谓大暑该热却不热,正好揭示了气候不顺的现象,不久将会出现水灾或风灾,进而影响这一年的收成。另有一直白农谚,说明了此情况:“大暑热不透,收成就不够”。
另有谚语道出了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的一大特性:“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瞧这两句,正是说明了夏天午后的闪电如果是出现在东方,雨水就不会下到那里,闪电如果是出现在西方,雨水很快就会下到那处,让人想要闪避都来不及。
夏季午后的雷阵雨,还被称作“西北雨”。至于人们所说的“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以及“夏雨隔牛背”等,均在形容雷阵雨之间,说明了其时常具备“这边下雨,那边晴”的特性。此现象,正如同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竹枝词〉所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假讬少女口吻,借由晴与情之音,道出女子复杂的心理状态。阅读此诗之人在琢磨少女微妙心思之同时,也感受到了其想要捉摸对方情感之际,亦随之辗转难定的心理活动。刘禹锡写出了甚是有趣的弦外之音,令人莞尔。
“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图片来源:Pixabay)
最后,再介绍一俗谚:“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这正说明了天热令人懒,懒到连三餐都不想要煮了。
虽然大暑期间让人们热到不行,但幸好它已经是夏季最后节气,就让我们再忍耐个15天,待大暑物候过去,就换要迎接天气开始逐渐转凉的立秋了。
不过,除了气温变化的关系,我们还可以试着转换一下,亦如所谓的心静自然凉。至于接下来要让你感受到清凉之物,则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一诗:“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黄庭坚借由这首诗,描述了在大暑期间,听人吹笛之情景。
黄庭坚还把笛音形容成水底矫健的游龙,至于这位吹笛的人似乎是居住在广寒宫的仙人,而非普通凡人。但酷暑仍令人感到不舒服,只好寄望笛音能洗除暑热,散成一阵扫动落叶的幽幽凉风。
看来黄庭坚认为,音乐拥有驱散燥热之功效。那么,在你看来,音乐与文字是否具足趋热良效呢?或你心中另有其他清凉身心的诗作呢?请不吝留言推荐喔!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