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女舞姿,美妙祥和(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当今社会,盛行出版名人大腕的自传、传记。从他们的奋斗史或感情经历中,人们获得梦想成真的激励和成长的参照。历史上有这样的一种传记,写的不是风流明星,也不是顶级富豪,写的是佛家的僧人。
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来华,是以佛教传入中国。此后历代众僧对佛法的弘扬做出了卓越贡献,记述高僧大德生平事迹的传记著作便应运而生。
其中,《高僧传》由南朝梁僧人慧皎(497年~554年)所撰,记录中国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教257名僧人事迹,大量引用史料,地理杂篇,并博谘古老,较有历史价值。
有人可能会好奇,给遁入空门的僧人做传,除了古刹青灯的凄苦和寂寞,还能写啥?就算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能有多少流量啊?我们举一个小小的例子,说一说僧人传记的妙意。
在南北朝末期,在益州(今四川)某处寺院中有两名僧人:慧恭和惠远。慧恭到荆州、扬州一带云游去了;而惠远则选择到长安学习佛经。
岁月如梭,转眼三十年。天下大变,已经到了隋朝。惠远苦学有成,精通佛教经典,他返回益州,广泛讲授佛经,受人尊敬。
这时慧恭也云游回到了寺庙。惠远很高兴,深夜秉灯,与惠恭切磋交流,三十年一别,要说的感想太多。
惠远讲起来滔滔不绝,连说了几个晚上意犹未尽。而慧恭一直静静地倾听。惠远说累了,品了口清茶,见慧恭还是没有开口的意思,便问道:离别多年,庆幸重聚,为什么你只听不说?你也说说吧。慧恭恭敬地答道:你讲的那些经典我都不会,自然也说不了什么。
惠远有点失望地说:你讲经不行,那起码能念诵吧?三十年大好时光,你念了多少经啊?惠远拿出经文老老实实地答道:只会念诵这一卷。
惠远闻言诧异,瞪圆眼睛说:想当年,你我二人在佛祖像前发愿早日修得正果,谁知三十年里,你只诵得一卷经?如此惰性安得修行?枉费我诚心与你交流切磋。罢了罢了,我与你割袍断义,从此为陌路。
慧恭则说:请稍等,一卷经也是佛所说,尊敬者得无量福;轻慢者得无量罪。你息怒,请让我诵此经一遍,再与你分别不迟。
惠远大笑说:这部经我在男女老幼众生面前讲解过数百遍了,听者无数,众皆言受益匪浅。我还用听你念?
慧恭道:你瞧不起我没关系,但当至心听佛语。我们谁也不能轻慢佛法。于是他在庭前结坛,于坛中安高座,并顶礼佛像后才升座念经。惠远见他非要如此恭敬的念经,只好耐下心来坐在檐下的大椅子上听他念。
慧恭一开口念诵佛经题目,顿时就有一股异香氤氲,充满房舍。等读到经文正文时,天上响起曼陀妙乐,落下四种天花。天乐纯净祥和,天花芬霏漫地。慧恭诵完经下座后,天花、天乐方才慢慢消失。
惠远这时震惊得从椅子上跌下地来。他立即向慧恭顶礼,并流泪谢罪道:“我惠远与您相比简直就是行尸走肉,枉费三十年光阴。恕有眼无珠,乞请您暂留赐教。”
慧恭说:“不,别这么说。这不是我的能力,而是佛法威德的显现啊。”说完他向惠远长揖行礼,而后离去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时光荏苒,世界到了信息爆炸,知识海洋的时代。我们还是从这个故事里看到,修行不同于做学问。学问越渊博越好。而修行不在于读经讲经的数量,在于心的专一度。看似简单的道理,已被人丢弃已久。反思,求数量、流量、客流量、营业额的现代社会,是否渐渐失去了什么宝贵的东西?
在常人看,故事里的惠远远远胜过慧恭,而实际上三十年只读了一卷经的慧恭在当时已经是修成得道的高僧了。
所以,僧人传记并非枯燥无味,只要肯花点时间,用心去读,自有真意。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