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预料的中国审查制度

发表:2011-10-08 23: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法国《世界报》周末文化思想副刊介绍中国当局对文化审查的难以预料性,刊出中国艺术家刘柏林的作品隐形人,表现一名警察用手蒙住一个隐身人的眼睛。报道列举了韩寒的“独唱团”杂志遭禁,藏人贝玛顿珠(Pema Dhondup)因摄制纪录片《战胜恐惧》入狱,娄烨的电影《颐和园》入选嘎纳国际电影节却在中国被禁演,作家廖亦武因写“天安门大屠杀”诗歌入狱4年,后来写中国社会底层录,为底层百姓说话,于今年7月被迫流亡德国。

冯小刚炮轰电影审查

《世界报》驻北京记者佩德罗来蒂(Brice Pedroletti)说,冯小刚是中国的成功导演,有着最高票房纪录,然而在今年8月在政协组织的一个文化改革研讨会上,他也站出来批评中国电影审查制度,说电影局把什么都当原则问题,过度负面联想,要求删改的地方之多,已到了滑稽可笑的程度。

在中国,一些中国电影导演必须将自己的电影剧本和最终版本结果,以及外国电影节的邀请都提交给电影审查机构,并常常为了避免被过多删节,与审查当局谈判,有的电影被阻碍几个月不能出笼。比如中国导演宁浩的《无人区》就被审查机构认为“死人太多”而难以通过。

有些电影公映后也会受到审查被撤出电影市场,比如李安获得金熊奖的电影《色戒》。

检查无孔不入

《世界报》说,中国当局对文化领域的检查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对电影审查特别严厉是因为电影对人们的影响比较大。此外,对青年网民影响力日益增加的中国前卫艺术家艾未未,也在今年4月3日准备去香港时被捕。艾未未被捕时正值敏感时期,有人在网上呼吁人们效仿阿拉伯茉莉花革命推翻独裁当局。

在中国,有些题材特别敏感,不但历史题材被审查官用放大镜来看,当代作品也逃不过被严密审查,一些名词成了犯忌讳的敏感词,比如 “中共,天安门事件,或者法轮功”等等。

审查逻辑根植于意识形态

那么,中国的审查到底有没有逻辑可寻?据法国在香港的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塞巴斯蒂安-维格(Sébastian Veg )介绍,这个逻辑根植于中共政权中心的、难以描述的复杂意识形态。其中包括永远不能说前任领导人的坏话,避免突出负面东西,诸如贫富悬殊,社会不公,工人、农民起来反抗等等,以保证社会和谐。然后还要撒上一些节制性欲的清教徒成分,而且不能忘记说西方的颓废和堕落等等。

中国审查制度的特点是难以预料

中国当局对文化的审查的最大特点是无法预料。而且审查的机制几乎看不见,审查的决定经常是非常秘密和低调的,比如出版社担心出版后受到当局惩罚,被迫撤回,于是自己先对自己进行审查。出版社还要求审查官员告诉他们如何做才能过关。

中国审查的最高机构是由李长春领导的中共宣传部。而李长春是中共政治局9名常委之一。所以,需要避免什么,什么算是越线的指令,来自中共的最高层。

若在中国搞现代做品展览,如何通过当局审查,在上海的意大利专家大卫-加蒂罗(Davide Quadrio)解释说,这要看事先的公关准备工作做得如何,要看你怎样向当局解释你的作品。但如果赶上敏感日期,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本文节选

来源:法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