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部委首次亮出“三公” 质疑者众

发表:2011-07-19 01: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将近30个中央部委首次公布了“三公经费”账目,即公务出国/境、公车购置及运行,以及公务接待费的使用情况。

中国媒体报道,截至上周末,已经公布的“三公”支出合计近95亿元,其中约62%用于公车购置和运行,近18%用于出国/境公干,其余用于公务接待。

预计本周会有更多部委公布“三公”账目。

晒账的仍不多

公开“三公”账目是今年5月国务院的决定,要求98个中央部委公布各自经费决算结果。

但到7月15日,只有不到30%的部门在自己网站上公布了相关数据。

腾讯网注意到科技部今年4月率先公布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后,上周又公布了细账,“较其他部门先行一步”。

不过,尽管“晒账”时间集中在临近周末,被评论人士形容为有“技巧”,中国政府部门这一开先河之举还是引起了不少关注。

有评论指出“晒账”的时间或许是因为考虑到周末公众关注程度较低,或许会少“挨骂”。

晒账时间很“技巧”

但从目前舆论来看,“技巧”的择时并没有妨碍观察人士提出若干质疑,包括详细程度、可信程度、对确保廉政高效目标的贡献程度,以及仍有8成部委还在拖拉推诿折射的“政治”问题。

有网民指出,这次近30个部委公布的“三公经费”太粗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比如,公车使用和公款招待是否都符合标准?公费出国考察是否的确是公务旅行?

而更关键的是这些数据有没有办法核实?

怀疑论者认为,许多人更愿意相信有关的小道消息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以往经验表明“真相往往被小道消息验证”。

还有评论指出,所谓“三公”经费,就是用于因公出国、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的财政拨款开支;向公众公开这些数据,虽然对“贪腐”有一定威慑力,但作用有限。

比如,有的部委公务出国费用占“三公”支出总数的约90%,即使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即使细账不公开,人们也会产生疑问,这些花费是否都合理合规?如果被证实不合理,又有什么机制能够保证奖惩得当?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公布各自“三公”经费财政预算的部委还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卫生部、水利部、监察部、农业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地震局等。

原题目:中国部委首次亮出“三公”经费账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