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中东动荡 凸显美势力式微(图)

发表:2011-01-31 14: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分析家指出,埃及与其他中东地区以及北非最近的动荡不安,明显暴露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式微。

1990年代,由美国主导的盟军挥师进入科威特,驱逐伊拉克占领军,并推动以色列-阿拉伯和平进程,为中东带来长达10年的和平局面。

对一些观察家而言,最近一连串事件象征这一和平局面的戏剧性逆转。分析家指出,主宰这些变局的势力,大致已超乎美国的控制。

突尼西亚、埃及、叶门和约旦这些与美国结盟的国家,最近数周先后爆发暴力抗争,矛头指向这些国家的独裁政权。此外,有伊朗和叙利亚撑腰的什叶派真主党,则推翻了亲西方的黎巴嫩政府。

数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以阿冲突的调停者;不过,自去年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谈判破局后,巴勒斯坦人已转向联合国寻求解决办法。

美国马里兰大学政治分析家特哈米(ShibleyTelhami)指出,土耳其、卡达和沙乌地阿拉伯等国为填补眼前的真空状态,正以更加积极的行动推动区域外交。

特哈米告诉法新社:“十年来美国的影响力已大大减弱,这是无庸置疑。”他并说,1990年代,美国将伊拉克部队逐出科威特后,华府趁着军事胜利,积极推动以阿和平谈判。这为中东带来所谓“美国霸权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美国也从而取得在中东的军事支配地位。

不过,特哈米指出,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攻击事件,改变了此种态势。美国挥兵入侵阿富汗与伊拉克,牺牲了数以千计的生命和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军事支出,并且导致中东地区的反美情绪日益高涨。

美国和以色列的宿敌伊朗,此时却逐步扩大对中东事务的影响力。

美国曾指控伊朗插手伊拉克和阿富汗事务,并刻意武装及金援黎巴嫩真主党,以及巴勒斯坦好战团体哈玛斯(Hamas)与伊斯兰圣战组织(Islamic Jihad)。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International Peace)分析家玛丽娜.奥塔威(Marina Ottaway)说:“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力和美国一样巨大。”她指出,前美国总统布希的作为使得黎巴嫩的情况变得更糟,他当时试图将叙利亚势力逐出黎巴嫩,没想到却得到反效果。

奥塔威告诉法新社:“叙利亚部队被迫撤出黎巴嫩后,黎巴嫩的局势变得更不稳定,因为叙利亚仍处心积虑想夺回影响力。”黎巴嫩的亲西方政府今年1月12日垮台,原因是真主党及其盟友退出内阁,抗议联合国调查前总理哈里里(Rafik Hariri)遭暗杀事件。

黎巴嫩政府瓦解后,叙利亚公开支持内定总理人选米卡提(Najib Mikati),而他是真主党阵营属意的人选,并已针对筹组新政府问题,完成内部磋商程序。

奥塔威并说,获美国支持的巴勒斯坦领袖阿巴斯“正在制造新的动力,而这与美国毫无关连”,他直接诉诸联合国及欧洲国家。

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Woodrow Wilson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s)分析家米勒(Aaron David Miller)说,中东最近一波接着一波的变局,“凸显美国影响力式微”,现在华府已“不再是中东事务的主要驱动力量”。
 

来源:法新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