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研究机构发表中国孩子压力报告(图)

发表:2010-02-26 21: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面临全球就业危机,许多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对此,中国总理温家宝希望通过强化教育制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然而不少批评指出,中国的教育制度已经十分严厉,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英国国际健康发展中心和中国浙江大学开展了首个针对此问题的研究,并于去年年底发表了研究结果。

在中国的学校里面,竞争是一个关键因素,家长们也会施加压力,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许多人认为,这样的观念是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放学以后和周末时间的课外补习在中国已经十分普遍,甚至是一些学前儿童也都早已提前开始学习各种课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伦敦大学学院的赫斯凯斯教授(Therese Hesketh)主持开展了一项名为"中国孩子的压力和身心状况"的研究,共有2191名来自中国浙江省的9至12岁的小学生参与了调查。她说:"我们的研究发现,孩子们对考试十分担心,并且害怕老师。事实上有近三分之二的孩子害怕老师的惩罚,将近四分之三的孩子会经常受到父母的体罚。从症状上来看,三分之一的孩子报告说,一周内至少会有一次头疼或是肚子疼,这远远超出了任何国际标准。 "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的孩子中,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有兄弟姐妹,调查结果均是如此。研究还发现,在班里排名前四分之一中的孩子更有可能会有焦虑症状。

赵勇(音)学习研究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于严厉:"竞争,这一点是重中之重。而在亚洲国家的竞争又十分奇怪,判断一个人实力并不是来看你本身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要将你和其他人比较来看你做的是否更好。"

赵勇说,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激烈竞争会使孩子们开始逃避,沉迷于电子游戏,逃学,抑郁,甚至最终导致自杀。他指出:"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会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但人们常常会忽视这点。并且这个话题还通常是一个禁区,政府也不愿公布任何(有关教育人力成本的)数据。"

曾担任美国"健全儿童项目"委员的麦克柯洛斯基(Molly McCloskey)表示: "作为成人,我们很清楚压力会如何影响表现,可能会导致我们犯错,缺乏毅力,精力无法集中等等。但是我们却忘记了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在他们面对压力时也几乎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勇根据他的经验认为,因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孩子同外界隔绝的话,会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产生问题。赫斯凯斯教授也同意他的观点:"其他研究的证据显示,有这种压力的孩子很可能会在长大以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家长必须要放松心态。人们总是责怪学校,但其实家长才真正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多年来,许多人都希望能够解决此问题,赵勇说:"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在尝试改变现状,政府和家长都对目前(的教育现状)不满意,但每个人也只是说'现状就是这样'。"

而如今,政府也在解决孩子减负的问题上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德国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