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后韩国排斥外侨 老华侨难获永久居留权

发表:2009-11-14 15: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曾被朝鲜官民称为"大国人" 来自中国的"韩华"是些什么人

韩国老华侨孙承通先生致韩国总统李明博的一封信。孙承通在信中说,希望韩国政府给予老华侨双重国籍身份,以维护这些老华侨的平等权利。此信引起众多韩国老华侨的共鸣。要了解韩国老华侨的辛酸史,还得从"韩华"这个名称说起。

日据时期不断排华

那些在晚清、民国时期移居韩国的中国人自称"韩华"。孙承通先生,就是一名"韩华"。

1882年,清朝的"藩属"朝鲜发生了"壬午政变",清政府派吴长庆率部前往平叛。当时,随清军到韩国的华商40余人,被认为是(有记载的)近代史上第一批进入韩国的华人。同年,中国与朝鲜签订《商民水陆贸易章程》,为华侨在朝鲜经商提供了诸多便利,而朝鲜官民也给予华侨很高的礼遇,称他们为"大国人"或"清商"。此后,越来越多的华商到朝鲜创业,"韩华"们几乎垄断了朝鲜的商权。当时,朝鲜全国的纳税大户全是华商。到20世纪20年代,在朝鲜活动的华人增至20万人,长期在朝生活居住的也有2.4万余人。

日本1910年吞并朝鲜后,朝鲜不断发生排华惨案,华商生命财产遭受惨重损失。日本总督府以保护华商为名,大肆驱逐"韩华"。到抗战时期,"韩华"锐减到一万人左右。

韩国光复后,物资匮乏,"韩华"利用与香港、澳门、上海、烟台、青岛、天津、大连等地原有的商业关系,开展贸易。据统计,1946年,韩国进口商品的82%来自中国,当时华商开办的13家大型贸易商社占韩国进口总额的21%,出口总额的16%。此后,中国内战爆发,山东省及东北地区赴韩谋生者增加,出现第二轮华侨移民潮。1948年,韩国华侨人数达到8万多。

很多职业"韩华"不能干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不少华侨数十年积累起来的家业毁于战火,很多人移民到台湾、香港等地。1954年,"韩华"人数降至2.2万。朝鲜战争后,韩国历届政府实行排斥外侨的政策。

首先,"韩华"难以加入韩国国籍。韩国严格实行父系血统主义国籍法。韩国男性与华侨女性结婚,所生子女可获得韩国国籍;反之,华侨男性与韩国女性结婚,所生子女为"中国国籍"。韩国法律规定,外国人入籍必须要有相当财产或高等学历,还得有政府高官推荐,这对一般华侨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没有韩国国籍,"韩华"不能从事很多职业。

其次,华侨难以得到永久居留权。韩国政府很少给外国人永久居留权,"韩华"只能持"居留签证",到期必须申请延长3年,但不是每次都能获准延期。

再次,韩国法律限制华侨购房置业。

最后,华侨与韩国人同工不同酬。同等的工作,华侨要比韩国人的薪水少1/3。

面对种种不公正待遇,无奈的"韩华"开始移居海外。据统计,1970年至1992年,共有近2万人离开韩国,其中80%去了美国,也有少数到了中国的台湾等地。这些人仍称自己为"韩华"。

多数"韩华"不想入韩国籍

中韩建交后,韩国政府对"韩华"的政策有所改善:1997年,韩国将原来外国人每3年需要更新签证的时间延长至5年;同时,又修订了《国籍法》,将原本以父系血统为国籍认定的标准,放宽为父系、母系任一方血统皆可认定的标准。

1998年,韩国重新制定《外国人土地法》,允许外国人拥有土地所有权及交易权。2002年,韩国政府决定向持有"居留"签证且居留时间超过5年的外国居民及其未成年子女发放永久居留签证。

2004年,韩国规定,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六大领域中,外国劳动者享有与韩国劳动者同等的待遇。

2005年,韩国政府赋予已取得永久居住权3年以上、满19岁的外国人在其地方议会和政府领导人中的选举权。

不过,"韩华"与韩国国民待遇仍有一定差距。另外,很多"韩华"也不想加入韩国国籍,因为入籍意味着必须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因此,孙承通等"韩华"希望能获得双重国籍身份。

韩想靠双重国籍吸引人才

长期以来,韩国严格实行单一国籍制度。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防止国内精英流失到海外,韩国法务部在今年9月拟定国籍法修正案草案,准备有条件地承认双重国籍。但"韩华"并不在考虑范围内。

据韩国法务部统计,目前在韩的中国籍人数超过40万。其中,"韩华"只有2.5万人左右(据汉城华侨协会统计,实际上,长期居住在韩国的人数约为1.5万,不少老"韩华"虽还持有韩国签证,但已搬回中国定居)。这些"韩华"至今仍持"中华民国"护照,主要聚居在首尔、仁川、釜山等华人聚居区,有90%是山东籍。

2008年6月,笔者曾去仁川的唐人街参观,途中结识了78岁的李先生,他祖籍是山东荣城,现在当地经营一家中国瓷器店。李先生1948年从威海坐船到韩国谋生,一待就是40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第一次回山东老家。李先生说,他想叶落归根,但他在老家已没亲戚,惟一的儿子已在奥地利定居,而且他在韩国打拼了60年,所有的家业、生意和人际关系都在韩国,一走了之还是难以割舍。

来源:青年参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