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号」事件反应美中互信基础薄弱

作者:台湾观点 发表:2007-12-08 03: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原订在11月21日访问香港,让舰上官兵与家属在香港度过感恩节假期,但是「小鹰号」访港的申请,却遭到中国官方拒绝。此一事件凸显美、中两国政治与军事互信基础薄弱,任何突发性事件,都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高度争议。

在中国拒绝「小鹰号」赴港的事件发生后,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告诉美国布希总统,所谓中国不让「小鹰号」进入香港,完全是「误会一场」,藉以缓和此次事件所造成的不愉快。但是中国外交部随后否定杨洁□所谓「误会一场」的说法,指出美国公开表扬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以及美国协助台湾进行「爱国者二型」防空飞弹性能提升计画,才是中国拒绝「小鹰号」前往香港的主因。中国外交部批评美国方面的「错误举动」,已经损及美、中之间的双边关系。

 面对中国的动作,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战斗群在返回日本的途中,刻意航行经过台湾海峡。虽然美国方面澄清选择台湾海峡做为「小鹰号」的航道,是基于天候的考量,但是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此举颇有向中国方面示威的意味,目的在表达美方的不满与抗议。

 另外,中国海军驱逐舰「深圳号」在11月28日抵达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原本预计参访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神盾舰「雾岛号」,也因为美国担心中国军方取得有关神盾舰的情资,要求日方取消中国海军官兵参访日本神盾舰的计画。

 中国拒绝「小鹰号」停靠香港的事件发生后,已经引发在外交上与军事上引发一连串的后续效应。这次事件对于美、中关系的发展,反映出至少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美、中双边的军事关系,一直受到两国整体政治关系的影响。只要发生任何足以影响美、中政治关系的负面事件,都可能导致双方军事关系出现停滞或倒退。自从1980年美、中开始推动军事交流以来,双方的军事交流合作便一直随着双边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出现波动。美、中之间的军事交流活动多次因为政治事件而宣告中断,包括1989年天安门事件、1999年台海飞弹危机、1999年美军误炸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以及2001年海南岛军机擦撞事件。此次中国拒绝「小鹰号」停靠香港的事件,再度反映出美国与中国之间政治关系的脆弱本质,而美、中政治关系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导致双方以终止军事交流做为报复手段,让军事交流成为两国政治关系的「抵押品」。

其次,中国拒绝美国「小鹰号」停靠香港的决策过程反覆不定,中国官方的说法也一变再变。原本中国驻美大使杨洁□希望息事宁人,想透过「误会一场」的说法,化解美方的不满。但是杨洁□在外交上表现的低姿态,却遭到中国外交部的更正,认为达赖喇嘛访美以及「台湾问题」才是整起事件的真正导火线。中国官方前后不一的态度,反映出中国决策思维与决策过程的高度不透明,让外界无法捉摸,这也是美国对于中国所谓「和平崛起」一再表达质疑的最大原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央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