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的犬儒倾向和默克尔访华

作者:未普 发表:2007-09-16 01: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共当局在国内用经济诱惑和政治高压,堵住了一些社会良知的嘴,在国际上用经济利益交换,缴了一些西方国家领袖的械。犬儒化的倾向,在大陆境内盛行,在国际上也悄然弥漫。笔者因此问自己,在中国强大的经济攻势下,如果连坚守人权、自由和民主的西方社会,也犬儒化了,那么这个世界还有希望吗?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近日访华告诉我,这个世界还是很有希望。

最近几年,一些主张人权、自由与民主的西方国家,出于经济和贸易利益的考虑,对他国的人权、自由与民主置若罔闻,反映冷淡,甚至回避,表现出犬儒化的倾向。他们在同中国打交道时,通常有这样几个盘算:第一,对中国领导人谈人权、自由与民主,他们会不会听得进去呢?如果他们听不进去,说了也白说,还不如不说。第二,中国领导人好面子,对着东道主,哪壶水不开专提哪一壶,是不是太不给人家面子了?与其公开谴责,不如私下规劝。第三,和中国谈人权会不会妨碍经济?如果会损害本国的贸易和商业关系,不如专心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以商促变。

在这些盘算中,最要害的是第三点,以商促变。本来以经济发展促进政治进步,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中国近三十年的发展,挑战了这个真理。中国的例子显示,它的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政治紧缩幅度就越大。指望中国的经济增长自动促进政治变革,变得越来越不现实。此外,中国内部的犬儒倾向也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外部的压力,特别是民主国家保持对中国政治变革的压力,对督促中国政治进步,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可是一些欧洲国家的领袖,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对中共纷纷软化自己的人权立场,降低自己的道德坚守。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前德国总统施罗德就是两个比较犬儒的例子。特别是默克尔的前任施罗德,他以稳健著称,在中国表现得也很稳健,不刺激中共,不谈人权,甚至还在关键问题上投其所好。他在任时,曾要求欧盟对这个至今还在镇压自己人民的专制政权取消武器禁运。

默克尔却反其道而行之。她在北京大声地向中共三巨头提出他们最不想听的人权、新闻自由和环境污染问题,公开地会见李大同等主张新闻自由的记者和维护农民权利的陈桂棣、吴春桃夫妇。她还毫不客气地告诉中共,国际社会要在北京奥运召开之际,在人权和自由问题上对中国提高警惕。

如果考虑到默克尔面临的国内产业界的压力,她对人权立场和新闻自由的坚守,才更加令人激赏。同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德国有一种特殊的担忧,那就是,在中国雄心勃勃的经济赶超计划中,德国是下一个赶超目标。对德国产业界来说,与中共谈人权,会不会使德国丧失中国的大订单,进而丧失竞争优势,是一个极为现实的考虑。然而,正如一家德国媒体所说,“默克尔没有把生意放在良知之前”。

默克尔在人权问题上之所以理直气壮,是有历史缘由的。1970 年,刚刚上任的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当众下跪,向在二战中被德国纳粹迫害、屠杀的数百万犹太人道歉。自那以后,一个脱胎换骨的德国,摆脱了政治包袱,在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上突飞猛进,从此跃入世界大国的前列。

中共要想使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大国和强国,必须首先学会尊重人权,学会脱胎换骨。这应当就是默克尔访华要向中共领导人传递的资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