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毕业生争着吃“皇粮”

发表:2005-01-01 20: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在职场中找工作越来越不容易,于是,收入工资虽不高但社会地位高的公务员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日前,全国约25万考生走进各地考场,参加2005年度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考试的笔试,参考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平均约30:1,再创历史新高。

  一位女大学毕业生表示:这几年,国家针对公务员制定了一系列加薪政策,公务员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上下班时间固定,非常具有吸引力。

  不过,在公务员报考中,也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一些艰苦行业、地区偏远、“无权”单位“门可罗雀”,而一些 “清闲”、“大城市”、“有权”的部门则成为角逐的“战场”趋之若鹜。这反映了 “权力”、“待遇”在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一些大学生戏称:理想就是“有‘利’就想”,前途就是“有‘钱’就图”。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科举制度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历代1300多年。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它倡导的“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原则,给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

  不过,据中国媒体报道,“皇粮”往往并不好吃。一名大学本科生,如能在公务员考试中成功进入县级机关,一年后可转为科员。此时,他处于非领导职务序列公务员8个级别中的倒数第二级。但是,在未来十几年内,他的“仕途”都可能在这个连副科级都够不上的低阶上停滞不动。

  目前,中国有超过300万县乡两级公务员(占全国公务员58%)受制于机构规格和职位数量,绝大部分难以升迁,只能在科员、办事员这两个最底层的台阶上走完职业生涯,而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也将伴随他们终生。

  因此,一份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题为《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调查报告表明: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群体中,54.9%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工作倦怠症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缘自心理的贫乏。

  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机会只能靠提升,而升迁的职位有限,竞争激烈,导致很多人难以获得升迁,这种一元化发展的途径也直接导致了工作倦怠。

  目前,《国家公务员法》已数易其稿并已报送国务院审批。未来,在“当官”之外,中国将为500余万公务员另辟一道上升阶梯--即使没有职务的升迁,也可以通过职级晋升获得待遇的提高。

  参与起草《公务员法》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博士表示,各地公务员对于这种改变命运的新制度翘首期待。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