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畢業生爭著吃「皇糧」

發表:2005-01-01 20: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近些年來,大學畢業生在職場中找工作越來越不容易,於是,收入工資雖不高但社會地位高的公務員成為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首選。

  日前,全國約25萬考生走進各地考場,參加2005年度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招錄考試的筆試,參考人數與計畫錄用人數比例平均約30:1,再創歷史新高。

  一位女大學畢業生表示:這幾年,國家針對公務員制定了一系列加薪政策,公務員的待遇有了明顯的改善,而且上下班時間固定,非常具有吸引力。

  不過,在公務員報考中,也存在冷熱不均的現象,一些艱苦行業、地區偏遠、「無權」單位「門可羅雀」,而一些 「清閑」、「大城市」、「有權」的部門則成為角逐的「戰場」趨之若鶩。這反映了 「權力」、「待遇」在衝擊著大學生的理想。一些大學生戲稱:理想就是「有『利』就想」,前途就是「有『錢』就圖」。

  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在中國歷史上由來已久。科舉制度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經隋、唐、宋、元、明、清歷代1300多年。

  中國科舉制度的產生是歷史的一大進步,它倡導的「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原則,給平民百姓通過科舉的階梯而入仕以登上政治舞臺,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機會和條件。

  不過,據中國媒體報導,「皇糧」往往並不好吃。一名大學本科生,如能在公務員考試中成功進入縣級機關,一年後可轉為科員。此時,他處於非領導職務序列公務員8個級別中的倒數第二級。但是,在未來十幾年內,他的「仕途」都可能在這個連副科級都夠不上的低階上停滯不動。

  目前,中國有超過300萬縣鄉兩級公務員(佔全國公務員58%)受制於機構規格和職位數量,絕大部分難以升遷,只能在科員、辦事員這兩個最底層的台階上走完職業生涯,而相應的工資、福利待遇,也將伴隨他們終生。

  因此,一份由中國人力資源開髮網主持完成的題為《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結果》的調查報告表明:在接受調查的公務員群體中,54.9%的人出現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職業。工作倦怠症並非因身體勞累所致,而是緣自心理的貧乏。

  公務員的職業發展機會只能靠提升,而升遷的職位有限,競爭激烈,導致很多人難以獲得升遷,這種一元化發展的途徑也直接導致了工作倦怠。

  目前,《國家公務員法》已數易其稿並已報送國務院審批。未來,在「當官」之外,中國將為500餘萬公務員另辟一道上升階梯--即使沒有職務的升遷,也可以通過職級晉升獲得待遇的提高。

  參與起草《公務員法》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宋世明博士表示,各地公務員對於這種改變命運的新制度翹首期待。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