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界第一高”难产玄机

发表:2004-10-25 18: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0月8日,台北国际金融101(以下简称台北101)大楼公司董事长陈敏熏面带微笑,从世界高楼协会主席Ron Klemencic手中接过“世界第一高楼”证书。这座高楼总高度为508米、外形酷似“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其高度目前确实是“世界第一高楼”。而与金茂大厦只有咫尺之遥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正式奠基比台北国际金融101大楼要早2年,当时也曾要号称“世界
第一高”,可到现在工地现场却依然没有动静。

从1997年7月奠基打桩算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已在地下“保胎”7年有余,其间复工传言不断却至今仍寂静无声的“世界第一高”到底在做什么?为了进一步弄清其“难产”的庐山真面目,《中国经济周刊》开始了相关的调查。

沉寂 “工程区”

10月14日,世纪大道“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大厦东侧Z4-1号地块上的“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被砖墙圈围得严严实实。外墙高擎电脑绘制的“高楼效果图”广告牌却已经容颜模糊。

透过铁门缝隙,可以看到:倒地的施工架蚀锈斑驳,周围衰草一片;而面朝银城南路唯一的侧门内,十几个工人正稀稀拉拉地忙碌着。

守门的保安礼貌地谢绝记者进入:“上面有规定,不允许任何人拍照场地,也不允许任何人进入采访。”

当问到是否马上要开工时,保安一脸严肃:“不会很快,这些工人在做地面平整,真正复工最快也得到明年年初。”

工地仍然插着“龙元建设集团”白色的徽旗。而《中国经济周刊》致电该集团,其属下“环球金融中心”项目人士称,11月2日,这个“世界第一高楼”将如期复工,按计划,2007年年底竣工。

此前,该项目开发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徐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同样否认了停工的说法。徐剑告诉记者,目前正在进行塔楼区地下连续墙的工程,为接下来的地下主体工程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而据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基坑开挖工程已经进行到了地下18米,其“圆形地基”现已打造完毕;只是,近两年工程没有实质性进展,基本处于停工状态。至于正式复工的日期,还不好透露。

“环球金融中心”工地对面的保险大厦的徐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年多时间里,工地上的工人始终是在进行“地基基坑的维护和开挖”,根本没有进入到实质性的建设阶段。2003年2月的复工,更像是一次更改原来的设计和投资方案的对外公告。

据参与项目管理的知情人透露,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和大股东日本森海外株式会社除了不断修改设计方案外,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融资上。

复工之谜

不过,近日已有媒体报道,11月2日“世界第一高”将要复工,预计2007年11月底竣工。

但是,这“年年复工”的消息,已经无法刺激市民的神经。“别信报上的,喊一阵子,不会有结果。”一出租司机肯定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司机表示,当初很多上海市民对 “摩天”大楼将建的兴奋劲已被7年的等待消磨殆尽,对于媒体的不断吹风已显得有些麻木。

最近媒体报道称两大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夺得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联合总承包合作权,涉及工程总价为人民币39亿元。这次刮风会不会不同于以往?“世界第一高”是否真的要出土了?

当《中国经济周刊》致电上述两家公司时,工作人员却是一头雾水。中国建筑总公司上海分公司说:“是否有这件事,我们不敢说,要问问总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也称“不清楚这回事”,但可以告之的是,建工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已经“进入工地”。

据绍兴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朝阳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他的公司已经在和4家对手争夺“世界第一高”主体工程中获胜,取得精钢建材的“承揽权”,日方将在2006年年底全部完成准备工作。

但方经理同时分析:“从给我们提供材料的要求速度看,‘环球金融中心’,赶上北京奥运会可能性不大,世博会也许有希望。”

绕来绕去,有关“环球金融中心”的复工日期仍云绕雾罩。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开发商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是吉村明郎;但真正的投资商(控股)是日本的房地产界“巨擘” 森财团旗下的“海外项目公司”森海外株式会社。

根据工商部门登记的资料,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2.13亿美元,股东共有两家,其中森海外株式会社出资128亿日元(按最新比价约1.25亿美元),拥有51.2%股权,另一家日本企业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投资株式会社,出资额122亿日元(按最新比价约1.12亿美元),占48.8%的股份。

另据《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了解,“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投资株式会社”由日本33家银行、保险、商社等企业联合投资组建而成。 而同样的资料显示,截止到2004年7月7日,这家成立于1995年11月17日、注册资金为2.13亿美元的公司目前实到资金比成立时间晚了将近8年。该笔出资由上海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验资。

世界第一高为何沉寂7年,至今为何还在胎动不死?投资方为何如此痴迷铸造“上海的高度”?这是否意味着由多家企业联合组成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投资株式会社存在融资困难呢?

上海地产的诱惑

森财团为何要在上海铸造“世界第一高”?

几经周折,《中国经济周刊》终于找到了“世界第一高”的牵线人 上海华盛顿综合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政府“智囊”沈晗耀先生。据他介绍,“1993年9月,我与日本综合研究机构理事长相识,双方谈论融洽,商定筹划日本大财团来上海投资房地产。第二天,我就带着这位理事长拜见时任上海副市长的徐匡迪,首次向上海市领导介绍日本最大的房地产商 森财团。”

当年10月,森财团社长森稔率团第一次来沪访问。此后森稔向华盛顿综合经济研究所咨询上海的经济与城市规划情况,决定启动“上海城市规划现状调查研究”,为其在沪投资做前期准备。不过,森财团对上海的地产并非一见钟情。1994年,森稔到上海考察,分管城建的领导拿着地图,告诉森稔,上海想在中环线附近建一个地标,问森稔可否有兴趣。森稔考虑环线周围噪音,便没有接受,而是匆匆北上,择地大连,造了一幢“地标”。后来看到上海的经济势头,森稔再至上海,经介绍与闵行区取得联系,欲在闵行至金山高速两旁建高档小区,也因种种原因告罢。

据介绍,森稔父亲是当年的世界第一首富,位居盖茨之右,其在东京一地就拥有90多幢高楼。沈晗耀回忆说,当时,森稔摊开东京地图如数家珍地指点自己的楼盘,令时任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兼上海市副市长的赵启正“颇感兴趣”。赵立即让人打开上海市地图,用手指划,当场表示可提供金贸附近“天地轮廓线”的黄金地段。森稔当时没有特别动心。

但森财团在完成“东京上海城市发展比较研究”之后,又先后于1994年6月和7月两次来沪,向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徐匡迪递交建楼的研究方案 这一研究成果催生了1998年竣工的46层的汇丰大厦(HSBC)和如今静卧的环球金融中心计划。

随后森财团社长森稔率团多次访沪,开始造楼的调研准备。

方案敲定后,森稔再次来沪。沈晗耀说,“为了显示实力,森稔带来了两位日本的‘重量级’人物:日本兴业银行的总裁和位居日本财团‘老二’的伊森中商社CEO。紧跟着,上海市规划局组织上海市规划局局长(书记代替)、上海市计委主任和同济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到日本考察。”

沈晗耀提供一本发黄的《会谈纪要》和众多的照片清晰展示了1997年开工的情形:头发斑白的森稔主持,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参加,还有“MISTER浦东先生”时任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赵启正。

另外两本淡绿色封面日文版《上海城市规划》、和1997版的《森工会财团》的研究报告,也可以清楚地复原当时的部分情形。

表情严肃的沈晗耀在采访最后抖出观点,也露出笑脸:“我主张上海应该走城市森林之路,这也是我们积极牵线做摩天高楼的主要驱动力。”而沈是这样描述他的“城市森林”的:“建设若干摩天高楼群,然后用大容量的城市快速轨道连接个楼群区,楼群中间是森林。”

由此可见,日本房地产业的大佬 森财团盯住的就是上海房地产业美好前景。但森稔绝对没有想到,这个“世界第一高”却长期呆在图纸上,而且连高度也多次被超越。

命运如此多舛

环球金融中心在上海有这样的地产前景,为何不能迟迟拔地而起?森稔有了实现“世界第一高”的想法后,却没有想到这个想法会如此生不逢时。

正当一切就绪时,一场东南亚金融风波却突然来临,刚刚打桩的“第一楼”突然“休克”,从此进入旷日持久的“复工预备期”。

据曾陪同森稔的人士回忆:“第一次停工的时候,头发斑白的森稔,在上海留居的几天内很沉默,没说几句话。”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早在1997年就通过了上海市外经贸委的审批,当时的投资预算超过750亿日元(约7亿美元),建筑总面积达335420平方米,其身高定为460米,规划为地下3层、地上94层。该大楼由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即森财团的全额子公司森海外株式会社,及日本有关银行、保险公司、商社等36家企业,与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OECF联合投资。

而距1997年7月28日头发斑白的森稔主持开工仪式,一晃7年已过, 这幢吸引无数眼球的“世界第一高”至今没能“钻出”地面。

《中国经济周刊》从上海陆家嘴公司了解,当时,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在陆家嘴黄金地带将建成3个地标: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还有尚未确定项目的另一处。

目前,“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大厦已经高高立起,而号称“世界第一高”的环球金融中心至今却仍没有任何踪影。

另外,设计方案也是“第一高楼”难产的另一重要原因。设计方案一“露光”,就遭遇一片斥责。

“这主要是该大楼的外观设计所引起的情绪,根据设计方案绘制的模型,楼顶的大圆孔,远远地看正像日本的太阳旗,”市政府一位官员说,“最早提出抗议的是一位新加坡华人,他后来专就此事给市建设局写信。”

后来据说大楼的设计者美国著名的KPF事务所的Paul Katz AlA还是认真苦想了几个晚上,设计方案做了明显改动,主要集中在上面“敏感的”圆孔。日方在圆洞底部增枰蛔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