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改变失业定义 失业率达25%

发表:2003-05-20 16: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对净增就业岗位的统计和对就业、失业、再就业的界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落实再就业政策考核指标几个具体问题的函》
(劳社厅函〔2003〕227号)
http://www.molss.gov.cn/news/2003/0508.htm

(一)“就业”与“失业”的一般概念

  1.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6-60岁,女16-55岁),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

  2.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其中,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中国改变失业定义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报道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已扩大其备受批评的失业定义,而这一重大转变将使更多的人有资格领取政府的福利保障金。

失业标准的重新界定最终还将更为精确地统计中国的失业人口。甚至政府官员也承认,目前的系统已相当程度地低估了失业人数,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失业规模庞大,人数日益增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其网站上公布的声明中称,近期已对就业人员的劳动年龄进行了重新界定。男性指16至60岁,女性指16至55岁。

而就业标准也清晰无疑:“就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失业人员”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但政府补充了一项新的类别,即“不充分就业”,指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

声明称,不充分就业人员可以继续领取政府发放的基本生活费或失业保险金,并不能统计为已实现再就业的人数。

声明还称,那些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就业人员可被视为失业。因此,他们同样可以领取政府的补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际上是根据当地生活成本而设定的贫困线。

声明没有立即指出,新的就业标准可能会对中国的失业数据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且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新闻办公室拒绝对此进一步说明。

2002年下半年,中国政府的一位资深统计学家指出,中国已计划推行一个调查系统以统计失业人口,该系统采用广为接受的失业标准,即失业人员为那些在调查期间寻找工作但工作时间不超过一小时的人员。

中共放宽对失业的定义造成两难困境

中共“劳工与社会安全部”官员近日指出,将放宽对失业的定义。据了解,新的失业定义不只包含失业者,也包括未充分就业者。

尽管放宽定义可扭转国际间对中共统计数字的不信任,但也同时增添了中共领导阶层解决失业问题的困难度。就中共而言,低失业率是一种自我骄傲的象征,不仅增加海外投资者的信任外,也提高了人民对领导者的信心。

尽管中共已将原先4.1%的失业率提升到6%或8%,但它仍仅是部分精确,尚未能涵盖大部分农村待业人口,若将其一并纳入计算,则中国大陆失业人数将达到25%。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