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工程坑百姓

发表:2001-12-03 04: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黑龙江省偏远的三多村,村民们一度满心欢喜,以为可以住进一座座日式俄式中南海式别墅里,还配有卫生间和上下水。如今,依旧住在草房里的村民们,看着那些“半截子”工程欲哭无泪---

来到仅有40多户人家的黑龙江省鸡东县三多村,村民们指着这里的日本式、俄罗斯式和所谓中南海式的建筑对记者说:这是上级指挥的一个形象工程---坑苦了百姓的“闹心工程”。

三多村1998年建设新村时,被县里确定为高标准的示范村,规划建设20栋日本、中南海、俄罗斯式住宅,以及民族经济小区、旅游观光区等。4年过去了,农民们不但没有住上新房,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记者在三多村看到,一座座外表别具风格的别墅孤零零地立在风中,与农民住的低矮破旧的草房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建筑房前屋后长满了荒草,还有没有完工的花园、鱼池。

三多村是距鸡东县城40多公里的朝鲜族自然村,以种植水稻为主,人均土地7.5亩,1997年以前,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富裕起来的农民渴望住上好房子,在乡、村领导的积极反映下,三多村的住房建设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最终决定将三多村建设成高标准的示范村。

工程由县乡村建设规划处规划设计,计划建设20栋新型住宅,每街一款,分别是日式、中南海式、俄罗斯式,总面积1759平方米。规划中还包括道路建设、绿化及街心花园、鱼池等旅游开发项目。工程定于1998年9月动工,1999年8月1日交付使用。为此,县里还专门成立了三多村新村建设工程领导小组。

“村民们都非常高兴,不仅每户给补贴两万元,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三多村原治保主任李仁凤说:“当时说县里拨款20万元,乡党委扩大会议决定无偿补贴30万元,村里机动地承包费投入15万元,农民每户集资1.5万元,不够部分靠贷款解决。新房建成后的当年,村民付建房集资款的70%,第二年再把余款全部付清。”

工程于1998年9月26日破土动工,到年末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但到了1999年10月,由于乡政府许诺的30万元迟迟不到位、农民贷款遇阻,加上粮食价格大幅下跌,建房集资款筹不上来,工程被迫停工。无奈,经乡党委领导同意,决定以村委会的名义借贷,用先期办理出来的20本房照作为高息贷款抵押,利息最少的3分,最高的达6分。

到了2000年10月,资金再次出现危机,工程最终停了下来。记者在现场看到,20栋住宅的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但房屋内却是“半截子工程”,鱼池也只建了一半,花园中心的一个招商引资工程也只建了一半。

农民崔七星说,乡政府30万元根本没给,省民委拨的20万元专款又被挪作他用,乡、村领导决策失误,搞鱼池、绿化、修路又花去了15万元,导致建房资金严重不足,迫使村里拆借抬款过多,造成了集体和农民负担过重,已无力偿还。村里的机动地和部分农民土地已抵押给债主。

三多村人口最多的李春万家,原来有耕地25亩,现已将10亩地以每年1200元的价格承包给别人,目前还欠外债两万多元。据村民介绍,为建新房许多农民都借了债,本息合计少则一两万元,多达五六万元。

眼瞅着新房住不上,村民们开始上访。今年初,县里成立了由公安局、检察院、审计局等部门成立的调查组。今年9月,县里曾试图让农民们先搬进新居,然后再一步步解决其他问题,但遭到二三十名债主的坚决抵制,最终未能搬成。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