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位成傀儡
唐睿宗李旦和哥哥中宗李显一样,都是唐朝曾经两次登上帝位的皇帝。在公元684年,武则天将中宗李显废黜,让李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这也是一个傀儡的角色。
武则天在李旦登基之后,下诏将年号改为"文明",又将李旦的长子李成器立为太子。表面的文章做完了之后,李旦便被母亲安排到了皇宫中享乐去了,政事则由她继续把持。刚即位的李旦在后宫里类似于软禁,没有母亲的同意,他和皇后不能随便出宫活动。即使在皇宫内部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说他是傀儡或许还不够格--傀儡起码要在皇帝宝座上坐一坐,他连宝座也不能常坐。
到了六年以后,在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废掉了唐朝的国号,改成了"周"。李旦虽然被立为皇嗣,又赐姓武,但他的地位没有什么改变,还是个傀儡性的人物。
被姑姑武则天封成魏王的武承嗣很想代替李旦做皇嗣,准备以后继承姑姑的帝位。为了达到目的,他千方百计地活动,但武则天却在大臣们的劝说下,最终认清了立皇嗣的重要性,打消了立武承嗣为皇嗣的想法,这使武承嗣非常恼怒,于是收买武则天的贴身侍婢团儿,让她诬陷李旦原来的刘皇后和窦德妃,说她们夜里常一起诅咒武则天。武则天一听大怒,也不辩真假就下令将她们二人凌迟处死。
主动放弃帝位继承权
接着,武承嗣又诬陷李旦要谋反,在大臣们的极力劝说下,武则天才打消了制裁李旦的想法。命虽然保住了,但李旦却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对皇位的事没有了一点兴趣,提出放弃以后的继承权。最后,武则天在大臣的建议下,将李显又秘密接回来,立为皇位继承人,李旦则降为相王。后来,武则天病重时,大臣们发动政变,让武则天让出了皇位,李显即位,还是中宗。
从朝廷纠纷中解脱出来之后,李旦对书法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练书法上了。最后,他的草书和隶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能和当时的一些书法家相比了。
第二次登基
到了公元710年,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她们想立中宗的儿子李重茂做太子,由韦皇后主持朝政,像原来的武则天一样逐渐向女皇过渡。但还没等她们的计划实施,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就抢先发动了兵变,除掉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李旦在他们的拥立下,再次登上了不再感兴趣的皇帝宝座。
立太子李隆基
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李旦处理得比较好。他的长子是李成器,但李隆基的兵变之功显然比他的哥哥要大得多。这让李旦为难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李成器提出把太子之位让给弟弟,同时,大臣们也支持立李隆基。李旦在立李隆基为太子后,又封长子李成器为雍州牧,并兼太子太师,地位也很高。这样便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
初期的改革成效
再次即位的初期,李旦在李隆基和李隆基推荐的宰相姚崇、宋璟的鼎力辅佐下,政绩颇为突出,在选官制度、平反冤假错案等方面都有所成就。如选官制度,在韦皇后时期被破坏,李旦登基之后,重新恢复了由吏部和兵部分别选拔文官和武官的制度,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同时,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私自卖出的官位也全部撤消,还将各个公主府上的一些官员废黜。另外,对于以前韦皇后等人制造的冤案也进行了平反。
第二年开始昏庸
在即位的第二年,睿宗李旦便没有了原来的魄力,一下子变得昏庸以来。在官员的选任上,不辩忠奸,将一些奸佞之臣提拔到了宰相的位置上,严重败坏了朝政。典型的人物是崔湜(音拾),他本来是个小小的考功员外郎,因为与上官婉儿有私情,通过婉儿向中宗说情,终于得到了宰相之位。时间不长,他就因为选拔官吏时接受贿赂而被罢官。等到韦皇后专权之后,他又重新当上了宰相。等到睿宗李旦即位后,很快又将他免官,他并不灰心,找到太平公主后,通过她向李旦求情,宰相之位又一次到了手。从崔湜几次宰相职位的失而复得,可以看出李旦时期政治是何等黑暗。
在李旦即位的第二年,因为听从太平公主的话,任用了很多的奸佞之臣,结果导致了政治的黑暗与混乱。
太平公主的梦想是像母亲武则天一样有朝一日做女皇,在李旦登基的第二年,通过争夺,利用李旦对他的信任,逐渐占据了上风,使李隆基丧失了主持朝政的权力,李隆基的得力助手、宰相姚崇和宋璟也被罢职。
不爱皇权让帝位
李旦因为以前母亲的所作所为,加上自己所受的苦难,对皇帝这个人人喜欢的权位没有了什么兴趣,一直想早点把皇位让给儿子李隆基,自己去做逍遥自在、清闲无事的太上皇。
公元711年,即李旦重新登基的第二年的二月,李旦传下诏书,要太子李隆基行使监国之权,这类似于全权执政官。两个月后,又召来三品以上的重臣商议传太子皇位的事。由于这时大多数的人已经倒向公主一派,所以没有人敢表示同意。加上公主一派的极力反对,李旦便采取了一个过渡的方式:太子全权处理政事,其他军国大事、死刑的批准、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等,先与太子商议,拿出处理意见,再由他最后决断。
太平公主对此很不满意,一直想将李隆基除掉,扫除自己以后做女皇的一大障碍。在公元712年的七月,彗星在天空出现,这在封建社会时被认为是一种凶兆,所以,太平公主赶忙采取了行动:唆使一个术士向李旦说李隆基要篡位做皇帝了。没想到,这一着非但没有让李旦废黜李隆基,反而使李旦做出了马上传位给李隆基的决定。无奈之下,太平公主只好顺水推舟,建议李旦禅让皇位,但同时她又提了一个条件:由她掌握朝政大权。李旦不好让太平公主失望,勉强同意了。
712年的八月,李旦正式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在名称上做了严格规定:李旦自称还是皇帝用的"朕",下的诏书叫做"诰",每隔五天在太极殿听政一次,处理政务。至于李隆基则自称为"予",下的诏书则叫做"制"或"敕",以示区别,李隆基的办事地点在武德殿。另外,还对职权做了区分:四品以下的官员任免由李隆基来负责决定,三品以上的官员任免则由太上皇李旦亲自决断。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斗争到713年日趋激烈,最后,还是李隆基先下了手,将太平公主一派基本上诛杀清除,做了真正的皇帝,开始开创唐朝的全盛时期。
李旦在历史上称帝的次数虽然有两次,算得上是多的,但时间很短,前后只有两年。让位后又活了四年,在716年病逝,死时虚岁五十五。李旦的谥号是"玄真大圣大兴皇帝",庙号是"睿宗"。死后被葬在了桥陵,即现在陕西蒲城县丰山。
李旦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政绩,但他果断地让位,还算是很明智的,让儿子李隆基有了施展才干抱负的机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李隆基确实没有辜负他的希望。
中华文化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