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反应两样情,中国过年的14大反常现象。(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2025年传统的中国新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最冷清、年味淡, 官方和民间反应两样情。中共官媒大力宣传过年市场繁荣,推崇电子拜年的“新风尚”,描绘走亲访友、年货热销、庙会热闹的景象。不过不少民众民众表示,挣钱不容易,过年要理性消费,大街、商场都冷冷清清,今年是有冷清的过年。
中国黄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消费旺季,人们纳福迎春、走亲访友,办年货、贴春联、吃年饭、逛庙会,共享团圆欢乐;过年档电影预售总票房连破纪录;各地还将围绕过年民俗、美食、冰雪、避寒、康养、亲子、研学、演艺、时尚、国潮等消费需求,举办多次文旅消费活动。
2025中国过年的14大反常现象
01
初一早上,很少有人像往常一样结伴家家户户登门拜年了,街坊邻里的马路上都很少有人走动。
02
今年简讯和电话拜年几乎绝迹。
03
微信拜年不管是群发还是单发都变得非常少了,并且是一年比一年少,而且现在群发给人的感觉,已经变成了一种骚扰。
04
微信朋友圈也懒得发了。
05
今年放烟花鞭炮的明显多了,吵得人睡不着觉。
06
过年走亲戚送的礼品开启了“流浪”模式,常常是你送给我家,我又提着送给他家。
07
亲朋好友之间的走动也少了,有这时间,大家都更愿意出去玩,所以今年过年旅游的人也变多了,各大景区和网红城市异常火爆。
08
今年微信群里发红包的和抢红包的都明显少了,难得发个红包还有没领的退回来,往年都是秒抢没了。
09
同学聚会没人张罗了,也没人愿意聚了。就算能聚,勉强凑一桌,一大半人也是滴酒不沾了,草草了事,匆匆收场,就像完成任务一样。
10
春晚再也记不住有啥金句了,也不再有人议论春晚节目了,媒体报导得也少了。
11
过年不买新衣服了,也不精心捯饬自己了。
12
以前走亲戚,从初一走到十五都走不完。现在走亲戚,一天能走十来家,放下东西、说句话就走,也不吃饭,就像送快递的。
13
聊天都回避房子、车子、孩子、票子、帽子(升官发财)等话题了,都低调了,不炫富了!
14
反倒是去庙里烧香拜佛的变多了。
责任编辑:杨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