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為什麼會突然從奇蹟變成危機(圖)

作者:白丁 發表:2023-10-16 12: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3年9月30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3年9月30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圖片來源:Ken Ishii-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0月16日訊】(本文轉載自議報)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的國際形象,尤其是中國政府在經濟治理能力方面,經歷了一輪令人翻腸倒胃的過山車般的劇烈跌宕。

習近平的第一個十年,是中國內外對「中國經濟奇蹟」大書特書的十年。

來自中國官方和民間的自我頌揚高調且持續,條條標題都令讀者激動不已,似乎中國的經濟快車安裝上了神奇的永動馬達,想慢都慢不下來。[例如:《中國經濟奇蹟進入提質增效「第二季」》(新華網2013-09-16);《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蹟》(《今日中國》2021-07-23),等等。]

在中國的高調自我宣揚的帶動下,國際媒體也不甘落後,紛紛跟進從各種新奇角度對中國經濟奇蹟進行報導。[例如:《哪些中國企業家能代表中國經濟奇蹟?》(BBC中文網2014年1月23日);《勤奮型文化:解讀中國經濟奇蹟關鍵》(香港《信報財經月刊》2014年9月號);《中國在全球衰退期間仍能創造經濟奇蹟的秘密何在?》(半島電視臺2021年1月30日),等等。]

然而,被習近平極力打造出來的「中國經濟奇蹟」,最終又被習近平親手斷送掉。習近平的第二個十年,是以「中國經濟奇蹟終結」為開場白。這次,是國際媒體領先敲響中國經濟的警號。[例如:《中國夢正在成為中國的噩夢》(美國《國家利益》雜誌2023年4月3日);《中國的增長和中產夢一併消失》(英國《衛報》2023年7月23日),等等。]

面對內部經濟滯漲和外部世界媒體全面倒戈,此前豪情萬丈的中國民間媒體全面作失聲狀。只可憐所剩無多的中國頭牌官媒,不得不密集發文再造聲勢:《美媒:中國曾經是並將再次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奇蹟》(《環球時報》2023年8月2日);《為什麼說「下一個中國」奇蹟還在中國》(《新華每日電訊》2023年9月20日),等等。

儘管這些集體虛張聲勢出自中國的頂級官方機構,但是在中國經濟的疲軟現實面前,這些努力已是孤掌難鳴,再難重掀讚美熱浪。國際媒體對中國經濟的評判非但未有絲毫好轉,反而更是從幾個月前的失望到當下的死亡宣判:《中國經濟奇蹟的終結》(《外交事務》2023年8月2日);《增長乏力、債臺高筑:中國經濟深陷危機》(RFI,2023年9月29日),等等。

為什麼短短几年之內,對中國經濟狀況的評判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可以說是180度的反轉?是因為全世界突然之間更改了對「經濟奇蹟」一詞的定義?還是那被中國官方最早唱響和出口到世界的「中國經濟奇蹟」,原本就是一個外表光艷卻經不起細究的自誇?

辨別「中國經濟奇蹟」的真偽,可以有許多衡量標準,比如從經濟學最基本的投入-產出比率這一學術概念出發作量化研究。本文僅從中國大眾最為熟知的三個官方敘事角度,對「中國經濟奇蹟」說進行剖析。

中國官方高調吹噓的第一個「經濟奇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年經濟增長率。與歐美發達國家3-5%的年經濟增長率,中國改革開放40年平均10%的年增長率的確顯得光彩奪目。但是一旦深入探究,就會發現,中國的這個高增長率,並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經濟增長奇蹟。

這個結論的依據有兩個。其一是,「亞洲四小虎」的經濟增長在上世紀後半葉(60年代-90年代)持續保持在10%以上。(中國大陸將其稱為「亞洲四小龍」,以顯示「中國龍」的龍霸地位。)第二個依據來自中國自己,因而就更具有說服力。中國從1960年至1976年,雖然內亂不斷民不聊生,但其間平均年增長率依然達到10%。即使在「史無前例」的文革10年,中國平均年增長率也達到9.6%,而在1973年時甚至達到19%(見:「China GDP Per Capita 1960-2023」,Macrotrends.net)。但這期間的高增長率並沒有使中國出現經濟奇蹟,反而是把中國帶向高增長率下的「國民經濟崩潰的邊緣」(中國官方對文革時期經濟的定性)。

由此可見,參照亞洲同伴國家早已取得的高增長成就和中國自己的「高增長真崩潰」的歷史,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高增長率本身,並不是前無古人獨一無二的「經濟成就」,因而也就更不應被看作是「中國經濟奇蹟」。

中國官方高調吹噓的第二個「經濟奇蹟」,是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GDP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的國民經濟從文革後的崩潰邊緣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令人欣慰,但對於一個人口最多的超級大國,經濟總量排名前列本是理所當然之事,而不是值得自豪的資本。在近代史上,中國最後一次GDP位列世界之首是在1820年代,但那也是滿清中國從腐敗走向衰敗直至崩潰的開始。因此,僅就中國而言,GDP總量第一與否,並不是衡量經濟和政治健康狀況的有效指標。因為在目前中國GDP巨大總量的光環的背後,是中國人均GDP仍然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這一現實(2019年中國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86位)。

中國官方高調吹噓的第三個「經濟奇蹟」,是中國的高速發展使「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大約8億,佔同期全球減貧人數的75%。」但事實卻是,中國仍然有著數量巨大的貧困人口。他們在被政府脫貧後依然貧困,他們的生活與脫貧前相較,唯一的不同就是,現在他們連貧困數字都不是了。退一萬步,即使中國政府的脫貧成就是貨真價實的,但40年得利於天時地利的經濟發展僅僅使國民擺脫了極度貧困,這本身就算不上是一個值得誇耀的經濟成就。

在過去10年中,中共和中國政府通過各種內外渠道誇大吹噓80年代以來的經濟成就,打造出「中國經濟奇蹟」這一神話。其目的不僅是藉此向中國民眾灌輸和強化其執政的合法性,更是以此為誘餌吸納和留住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有了持續不斷的外來投資,中國的投資-出口依賴型經濟就有了原動力,中國的「經濟奇蹟」就能繼續下去。

如果中國政府沒有把自己置於全球主要自由經濟體的對立面,或至少是能夠量入為出,那麼「中國經濟奇蹟」這一成就泡沫也不會這麼快就被戳破。

但極具諷刺的是,中共和中國政府竟然把自誇之下的虛胖經濟當成了中國真實的經濟現實,大手筆地揮霍現有的和未來的財富。在2013年10月推出「一帶一路」計畫之前,中國經濟創造的價值主要用來供養中國的權貴階層和最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對「中國經濟奇蹟」的自信,使中國政府在原本就不受節制的自肥式揮霍之上,又加上「一帶一路」沿途的巨額撒幣。

中國在「一帶一路」上迄今為止投入了多少資金?和中國所有其他數據一樣,中國在「一帶一路」上投入的資金數額一直是一個謎。中國官媒的報導,有的說累計投入1000億美元,有的說是四萬億美元,也有的說是10萬億美元。這些報導引用的雖然都是官方數字,但是根據發布時的政治目的不同,數字之間的差額高達100倍。

無論真實的數字是多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投資已成強弩之末,投資金額正在急劇萎縮。「一帶一路」實施的最初幾年,受資國家對中國讚不絕口。但是近年來,在這些國家中開始出現不協和的、甚至是反對參與「一帶一路」的聲音,而最直言不諱的反對理由就是:中國承諾的資金遲遲不到。

中國用來供養官僚和權貴階層的財富和向「一帶一路」沿途的注資,都取之於嚴重依賴國際資本和市場、原本不是什麼奇蹟的中國經濟。用有限的資源支撐兩個填不滿的窟窿,自然就難免會捉襟見肘。而失去外部資本對中國經濟的持續注入,促成了「中國經濟奇蹟」的提前現形。

這是「中國經濟奇蹟」一夜之間變成當下的中國經濟危機的真正原因和發展過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議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