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李白真的是修道圓滿成仙去了?(圖)

作者:德惠 發表:2022-07-20 11: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高力士為李白脫靴,楊貴妃為李白研墨。
高力士為李白脫靴,楊貴妃為李白研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世人將唐代大詩人李白(701年5月19日-762年11月30日)稱為「詩仙」,或許「仙」並不僅僅是對這位李太白的形容而已,而是歷史的真相。

其實,關於李白崇道及神仙思想,前人論述甚多,但大抵認為李白追求神仙及修道,是因為政治上失意後的寄託,跟隱士避世思想相去不遠。但有研究者認為,訪道求仙實際上是縱貫了李白一生的活動,對照李白自己說的「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以及他在〈贈張相鎬二首〉之二中說的「十五觀奇書」,再對照他所謂的:「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我們可知,李白幼年就對訪道求仙很嚮往,因此硬要說這只是李白在青壯年經歷了仕宦失意後的寄託,是非常待商榷的。

不過,這並非此文論述的重點。這裡要談的,是北宋有一則關於李白的記載,十分驚人:成仙的李白,曾於北宋時期再次現身。此文就說說這則北宋奇聞。

李白在創作中多次描寫自己修道的經歷,例如他在詩組《遊泰山六首》裡寫道: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從《遊泰山六首》的這一段描述來看,可知李白常年吃齋,經常抄寫、吟誦道經。李白修道是有收穫的,除了可以和護法神溝通,還擁有身輕如「雲行」、「羽翼生」之感。

那麼北宋到底記述了甚麼呢?

蒲宗孟,字「傳正」,北宋仁宗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科舉考中進士,諡號「恭敏」,曾經用封鎖的辦法清除盤踞在梁山泊的強盜。蒲宗孟統領益都(今山東省青州市)時,某天有位道人前來拜訪,結果看門的把他擋在了外面,道人也不強求,隨即留下一副捲軸,轉身就走了。

蒲宗孟知道後打開,只見捲軸展開後上面題寫著詩句:

我居清空表,君隱塵埃中,
聲形不相吊,茲事難形容。

還又有詩寫道:

欲乘明月光,於君開素懷,
天杯飲清露,展翼到蓬萊。
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奇才,
君才不可盡,玉尺無時休,
對面一笑語,共躡金鰲頭,
絳宮樓閣百千仞,霞衣雜與雲煙浮。

文字最後落款為:上清鑒逸真人李白。

蒲宗孟看完後又吃驚又惆悵:詩仙李白來找他,竟被看門人攔住了,真是錯失仙緣啊!蒲宗孟心中遺憾的不得了,只好把看門人用繩索捆綁起來,懲治了一番。蒲宗孟因此還派人遍訪益都的大街小巷,但都沒有找到那位道人的蹤跡。

不過,在那一則記載裡,提到詩仙李白的道號是「上清鑒逸真人」,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此,筆者查找資料,竟發現明代編纂的《正統道藏 洞神部譜籙類 玄品錄 卷之五》中記載「世以為太白之精,一號上清鑒逸真人。」《正統道藏》為明成祖下令編輯,最後明英宗正統年間方才校定付印,是最全面的道教經典合集;而《玄品錄》又名《玄史》,是茅山派收集的道家仙人傳記彙編。

由此可見,李白成仙后道號為「上清鑒逸真人」,絕非蒲宗孟所能編造,而且蒲宗孟作為主政一方的官員也沒有必要去編造這樣的故事。看來詩仙李白是真的修道圓滿成仙去了。



責任編輯:隅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