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行,掛香包,艾懸樑,仲夏至,粽葉香,這個擁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的濃情端午節日又到了。
龍舟行,掛香包,艾懸樑,仲夏至,粽葉香,這個擁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的濃情端午節日又到了。每逢端午,父母們就會張羅著包粽子、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祭屈原……。親人之間互道一聲「端午安康」,是祝福,也是對好運的祈盼。
為何端午要「安康」,不要「快樂」?
相信有細心的朋友發現了,為何端午節的祝福語不是「端午快樂」而是「端午安康」呢?對於重視傳統文化的中國人而言,小小兩個字的轉變,也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
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都知道愛國大詩人「屈原投江」的故事,屈原因報國無望萬念俱灰投入汩羅江中自盡,百姓聽聞都紛紛來到江上打撈屈原大夫的屍體,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啃食屈原大夫的肉身,當時人們把米飯投入江中,餵飽魚蝦,為了不讓米飯散落,才包成了粽子。因此衍生成後來划龍舟、吃粽子習俗的由來。而這麼一個沈重的節日,用「快樂」來進行問候當然是相當不妥的。
龍舟行,掛香包,艾懸樑,仲夏至,粽葉香,端午節親人之間互道一聲「端午安康」,是祝福,也是對好運的祈盼。
那為什麼要說「安康」呢?
正確來說,端午節原本是夏至節,所以起源非常早,早在屈原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5月初五在古人眼中談之色變的「毒日」,因為天氣變熱,又下過梅雨,這個月份蜈蚣、蛇、蟾蜍等毒蟲都已經從冬眠中甦醒,開始活躍起來,因此古人習慣在這時喝雄黃酒、掛艾草,用來驅逐這些毒物。
因為端午臨近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白日最長的一天,萬物亦將逐漸由豐盛轉凋落,且這個月份比較濕熱,也是古代面板病多發的時節。早年間,古人會在端午這個日子採摘蘭草,熬成蘭草湯進行沐浴,祛病防疫。所以端午不僅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重要日子,同時也是防災抗疫的重要節點,與親友互相問候一聲「安康」是十分恰當的哦!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有些習俗經歷了歷史的見證,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好好照顧自己,多注意身體保健,提升免疫力,不要生病。你身體健康,家人才安康!以下為端午節的「三不四要」提供給大家參考。
端午節吃粽子與「中子」諧音,既蘊含著「喜得貴子」之意。
端午節的「三不四要」
端午三大禁忌
1、端午是祭祀先人的節日,一切喜事類活動都不適宜在今天進行,如開工、搬家、婚喪喜慶等。端午節也不宜佩戴各類珠寶,寶石、玉石、金器這類物品在古代被稱為禮器,是王權的象徵,祭祀自己的祖先時宜低調一些。
2、五月為五毒月,此時節氣轉為悶熱,雨量增多,毒蟲病毒肆虐,因此最好遠離草叢、樹林,避免被蟲蛇咬傷。沒事不要去海邊戲水、游泳,因為民間傳說端午節水鬼出沒容易「抓交替」,以科學角度來說,端午節氣恰巧是梅雨季節,海水容易暴漲,水厄事件較容易發生。
3、不宜殺生與見血。在古代,五月也是傳染病多發的季節,很多傳染病都是通過血液傳播,古人發現這點後就開始相互告誡預防,久而久之也形成了端午不能殺生與見血的習俗,所以一些習俗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算是古人基於經驗的歷史傳承吧。
端午節吃粽子也有著提升學業考運的意涵「一矢中的」也就是「高中」之意。(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端午節四個重點交好運
一、吃粽子,寓意「中子」
端午節吃粽子都是為了討個好彩頭,粽子與「中子」諧音,既蘊含著「喜得貴子」的意思,同時也有著「一矢中的」也就是「高中」之意,提升學業考運。
二、插艾草,驅瘴化煞
中國自古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插柳是寓意「留」,具有緬懷先人的含義。而插艾看重的是它的藥用價值,因為艾草具有驅逐蚊蟲、淨化空氣的功效,所以古人通過門前插艾的方式保持屋內衛生,從而起到祛病化煞的作用。
三、戴香包,驅邪避瘟
端午有佩戴香包的傳統習俗,意謂能夠驅除瘟疫。香包主要原料有:雄黃、艾葉、辛夷等中草藥製作而成,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醒脾、辟穢悅神等功效。
四、栓五色絲繩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繫臂,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或者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便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責任編輯:一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